梦游天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docx

梦游天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梦游天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梦游天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第一篇 【学问与能力目标】 学习把握观赏诗歌运用对比烘托、借景抒情、拟人夸张的表现手法,提高诗歌自主鉴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诵读全诗,商量沟通,结合背景与意象气氛,观赏艺术特色*与情感,学会独立鉴赏、概括、表述。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渲染烘托神秘气氛,突出赞美太姥山高大峻拔气概非凡,表达憧憬之情。 【教学方法】品味观赏、归纳实践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全诗,感受意象气氛与情感 二、琢磨词句 信语或 拔〔出类拔萃〕 因 殷 惊列缺雨烟鼓且须 三、简述分析,能力养成 1、首段背诵赏析 表现手法:对比烘托、借景抒情、拟人夸张 作用与感情:渲染烘托神秘气氛,突出赞美太姥山高大峻拔气概非凡,表达憧憬之情。 2、二段背诵鉴赏 时间线索推动梦境描写:夜渡、到达、登山、半壁海日、空中天鸡、 空间转换写景抒情:岩路、花石、熊咆龙吟、岩泉、深林、层巅——太姥山胜景 青云、水烟、霹雳、洞天、日月、霓衣风马〔云之君〕、虎鸾〔仙之人〕——仙境降落 过渡句及感情:梦境美妙终归短暂,现实残酷无可回避,唯有坦然面对 3、末段背诵观赏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是否消极?】 全部欢乐的事情总是稍纵即逝的,自古以来,功名利禄总如流水般不行长留。 外表上看是对人生的悲观厌世,事实上这是李白对世事的看破与对现实的`不满的愤懑之语,也有自我宽慰的意思。 【且放白鹿青崖间】 “且〞字有姑且之意,应是对慰留的友人的回答,也是自己心声的真实流露。不愿阿谀侍奉权贵以换取功名,所以只能临时游历山水以派遣怀才不遇愁绪,姑且以此等待时机。 【全诗主旨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快乐颜。——放浪不羁、蔑视权贵、淡泊功名、追求自一由 四、迁移拓展 1、李白面对逆境的看法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李白为什么要梦游天姥山仙境,又很快醒来,转而游历山水?写一篇短文,表达你的观赏与理解。 梦游天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第二篇 教学目标: 1.学问与能力:通过了解李白的生平思想,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诵读、商量全诗,重点鉴赏诗歌中的景物。 3.情感目标:理解封建社会中学问分子的遭受和苦闷等丰富而冗杂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讲解第三段梦境的内涵,进而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难点:认知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理解诗人冗杂的思想情感。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学生在初中时学过的诗歌,引入到本课。〔让学生在温故中知新〕 二.解题——梦游天姥吟留别 三、写作背景 李白早年就有大济苍生的志向,唐玄宗天宝元年,朋友道士吴筠推举李白,玄宗于是把他召到长安。李白本想借此机会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做一介词臣,并不重用。又受权贵排挤,连玄宗也对他不满,天宝三年,李白被赐金放还。 四.朗读感知 听配乐朗读,留意字音、语调、节奏。〔教师强调要点——范读——学生朗读〕 五.整体感知〔自主、合作、探究下面的问题〕 〔一〕赏析第一部分:入梦缘由 1.诗歌写“梦游天姥〞,但一开头却写“瀛洲〞而不是写“天姥〞,为什么这么写? 明确:诗中写“瀛洲〞用了“信〞字,写天姥山用“或〞字,“信〞是什么意思?是“的确〞之意。“或〞是“或许〞之意。这就是说在人们的口中,一个是海外仙山,虚无缥缈,一个是真实存在,可以观察。把天姥山和仙山并提,就是天姥山沾上了神秘奇妙的色彩。再者,仙山是难觅的,而天姥山是可寻的,接下来自然而然过渡到游天姥山,为下文做了铺垫。 2.那越人口中的天姥山是个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读一下对天姥山的描写。从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天姥山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明确:突出了山势的高峻。“天姥连天向天横〞,直接描写,其余几句通过五岳、赤城、天台的的对比,运用了夸张、衬托的手法。 3.小结:事实上,天姥山只是浙东一处灵秀之地,与天台山并峙,较五岳却是小巫见大巫了。这里运用夸张和衬托手法,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奇妙的气氛,将我们一步一步的引向了梦

文档评论(0)

xumingg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