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1.5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同步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0318124.pdfVIP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1.5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同步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0318124.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1. 《尚书 ·酒诰》说殷民 “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这说明 ( ) A.商业开场出现 B.长途贩运的经商风气在商朝盛行 C.商代已有职业化的商人 D.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解析】选C。题干材料 “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反映了商代已有职业化的商人。在商朝之前, 中国就出现了物品交换,已经懂得了经商,排除A。长途贩运的经商风气盛行是在明清时期,排 除B。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 2.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 “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 代 ( )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 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 “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开展起来 D. “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解析】选D。从材料中可知李充是在官方 “公凭”下才去的日本, “公凭”是市舶司发给经 营海外贸易商人的凭证,说明商贸活动受到官府的监管,A错误;材料中的描述仅是中国商人与 日本贸易,无法表达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B不正确;材料没有表达“朝贡”贸易方面,C 与材料无关;从李充的随船货物可以了解到 “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故D正确。 3.唐长安城中设有东、西两市,市下设行,如肉行、绢行、药行、鼓行、铁行等。可见,唐都长 安 ( ) A.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监管 B.商品交易打破了空间限制 C.城市的政治功能日益减弱 D.商品交易市场专业化明显 【解析】选D。结合史实可知,唐朝时期商业受官府监管,故A错误;从 “唐长安城中设有东、 西两市”可知B与材料不符,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表达出城市政治功能的变化,故C错误;从 材料中 “市下设行,如肉行、绢行、药行、鼓行、铁行等”可知市场专业化明显,故D正确。 4.宋代文献中,大量出现虚市、亥市、村市、山市、野市、草市、小市、虚、舍、圈、集、场 等词语。这反映出当时 ( ) A.城市类型繁多 B.农村商业开展 C.农业生产地位下降 D.市场管理有待标准 【解析】选B。材料并没有反映城市的开展,故A错误;出现众多乡村集市说明农村中商业开展, 故B正确;在宋代,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农业生产地位没有下降,故C错误;乡村集市要受到政 府的管理,故D错误。 5.唐诗云:“江春铺网阔,市晚鬻蔬迟。……夜船归草市,春步上茶山。寨将来相问,儿童竞启 关。”这反映出 ( ) A.草市中有夜市 B.江南市镇兴起 C.村寨出现草市 D.专业市场出现 【解析】选A。“草市” “市晚鬻蔬迟”等信息说明,草市(农村集市)中有夜市,应选A。 6.明朝曾规定 “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这种规定说明明 朝实行过 ( ) A.手工业官营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 C.海禁政策 D.抑商政策 【解析】选D。从材料信息看,明代对商业和商人进展限制,应选D。 二、非选择题(16分) 7.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 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 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将以求利,各有所向,执而留之,非人情矣。且纳课于官,彼此 一耳。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太祖)赦中书省曰: “朕初以边戍馈饷劳民,命商人纳粟,以浙淮盐偿之,盖欲足军食而省民力也。令既数年所输甚 薄,军饷不供,岂盐价太重,商人无所利而然欤?尔中书其议减盐价,俾输粟于西河、梅川,庶粮 饷可给而内地之民省挽运之劳。” —— 《明太祖高皇帝实录》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太祖对商人的态度。(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如何认识明初的重农抑商政策。(12分) 【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关键信息“刑部议吏罪当纪过”“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命 商人纳粟,以浙淮盐偿之,盖欲足军食而省民力”可以归纳明太祖对商人的态度是扶持、保护 和利用。第(2)题答复时要注意既要指明中国古代 “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业培训、报告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工程测量员证持证人

专业安全培训试题、报告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33146000036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2日上传了工程测量员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