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336艺术基础》名校考研真题(2017年前)详解.pdf

艺术硕士《336艺术基础》名校考研真题(2017年前)详解.pdf

  1. 1、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您在本站购买的阅读使用权仅限于您本人阅读使用,您不得/不能给任何第三方使用,由此造成的一切相关后果本平台保留向您追偿索赔的权利!版权所有,后果自负!
  2. 2、本文档为正版电子图书,虚拟物品付费之后概不接收任何理由退款。
查看更多
本书是艺术硕士的名校考研真题详解,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及相关教材对近年来考试真题进行了详细解析。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一、选择1.用直线将作者与作品连起来嵇康 《沧浪诗话》库尔贝  《悲剧的诞生》严羽 《声无哀乐论》亚里士多德  《诗学》尼采 《割麦的农妇》【答案】作家与作品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查看答案2.王羲之书法代表作是 。【答案】《兰亭序》查看答案【解析】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广采众长,备精诸体,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其书法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其代表作《兰亭序》也称《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记叙了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3. 提出“艺术乃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答案】苏珊·朗格查看答案【解析】美国学者苏珊·朗格从符号学美学出发,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品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她认为艺术符号不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更是浓缩情感记忆的生命精神,把艺术界定为一种特殊的符号,艺术符号是对情感的表现,从其表现性上讲,艺术被视为生命的形式;情感符号是由幻象构成,这是朗格艺术理论思想的主要逻辑脉络。4.《格尔尼卡》是 的作品。【答案】毕加索查看答案【解析】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雕塑家,立体主义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于20世纪30年代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创作了壁画《格尔尼卡》,画面展现了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情景。此画运用立体主义的绘画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的兽行下,人民恐惧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它是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毕加索的作品不仅具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等风格,同时也汲取了印象派、野兽派的画法,毕加索多用变形、抽象、象征的创作手法,开创了现代主义绘画的新理念。5.《巴黎圣母院》是 的作品。【答案】维克多·雨果查看答案【解析】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其著作《巴黎圣母院》故事的场景设定在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作者以极大的同情心描写了巴黎最下层人民、流浪者和乞丐的互助友爱、正直勇敢和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与上流社会的丑恶现象形成鲜明对比。《巴黎圣母院》是第一部具有雨果自身风格的长篇小说,它奠定了雨果作为世界著名小说家的崇高地位。6.电影《乱》是日本导演 的作品。【答案】黑泽明查看答案【解析】黑泽明是日本电影导演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最重要的电影导演之一,他深受西方电影的影响,却又坚持日本传统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对日本民族性的反思和抨击贯穿了他的全部作品。其代表作《乱》以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为灵感,取自日本战国时代的一段寓言故事,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一个虚构的文字家族因自相残杀而走向灭亡的故事。该影片获得了1986年第58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二、名词解释1.丑答:丑感,和美感相对,也是审美经验中的一种常见类型。丑感是一种包含多种内容的复合体验,具有否定性的审美体验要素。丑有形式丑,主要是指引起审美上的不快感,并且没有生气灌注的、扭曲的、变形的、怪诞的、不可理喻的、不规则的、不和谐的、畸形的形式。丑也有内容丑,主要指与人所追求之理想不相符合的、甚至是起逆反、阻碍作用的审美对象。罗丹的雕塑《美丽的欧米哀尔》和欧洲小说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都体现了“丑”在审美活动中的独特价值。从社会角度来看,丑更是一种道德判断,它更多表现为恶。丑作为一种非合目的性的审美对象,促进和激荡了审美活动的深化。现代社会中丑存在独立性,丑从作为美的陪衬地位上升到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而存在,以丑为代表的否定性审美经验便成了艺术活动中的重要感受对象。从美感向丑感的拓展,是人类审美能力的发展和完善。2.意境答:意境,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感与思想,又有来自客观现实中的境,情和境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境中有情,情中有境。唐代诗人刘禹锡最早提出“境生于象外”,唐代司空图提出“韵味说”,宋代严羽提出“妙悟说”,清代王士祯提出“神韵说”,王国维提出“境界说”,这些都是一种令人沉吟玩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意境的特点有: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有限到无限的超越美,不设不施的自然美。意境对中国传统艺术创作产生很大影响,中国的文学艺术,诗词赋,戏曲、绘画、书法、园林均重视创造意境,将意境作为艺术追求的极致,体现了中国艺术重表现、重写意的美学传统。3.形象思维答:形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圣才电子书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圣才电子书融合各类考试(学历、等级、职称资格等)和经典教材(经管、外语、理工等)配套辅导的10万种电子书(题库、视频等)。

认证主体圣才电子书(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8742623696X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