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期末考试总复习全考点题库.docxVIP

日本史期末考试总复习全考点题库.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史期末考试总复习全考点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圣德太子:(574年——622年),飞鸟时代的皇族、政治家,用明天皇第二子。圣德太子深受中国的尊王大一统思想的影响,在其执政期间,为了挽救社会危机,圣德太子在国际局势紧张的情况下进行改革:派遣遣隋使,引进中国的先进文化、制度,制定冠位十二阶和宪法十七条,意图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另外,圣德太子笃信佛教,其执政期间大力弘扬佛教。圣德太子的改革,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压制了氏姓贵族的势力,提高了皇室的地位,为后来建立中央集权制奠定了思想基础,是大化改新的准备和先声,但其改革是不彻底的,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2.摄关政治:日本平安时代中期的政治体制。它指的是藤原氏以外戚地位实行寡头贵族统治的政治体制,企图窃取朝廷的最高权力,史称“摄关政治”。“摄关”是摄政和关白的合称。天皇幼时,由太政大臣代行政事称摄政。天皇年长亲政后,摄政改称关白,辅助天皇总揽政事。类似于我国汉代的外戚干政。后被院政取代。摄关政治并非为先进的政治体制,是盘踞在中央集权体制上的毒瘤。它也标志着大化改新以来所确立的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集权体制的削弱,日本经过一个世纪所建立的律令制度也趋于瓦解。 3.院政:是指日本平安时代末期由太上天皇亲掌国政的政治制度。始于1086年11月,白河天皇为抵制外戚藤原氏,让位于年仅8岁的堀河天皇而成为太上天皇,在居处建立院厅,亲自操纵朝政,国政大权悉归院厅。日本历史上开始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法王执天下政”的院政时代。院政的设立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藤原氏势力,巩固了皇权。但其引发了更多的矛盾,最终引发了12世纪中期的“保元、平治之乱”。 4.“地头”与“守护”:地头、守护制是镰仓幕府时期在地方上实行的制度。所谓“地头”是由御家人担任,是幕府派驻庄园的代表,任务主要是检察、征税、管理土地等。地头分为本领安堵地头和新恩地头。他们以幕府权力为依靠,加强了对农民的统治。所谓“守护”是由武士出身的军事行政官。1185年,源赖朝以讨伐源义经为由,在全国各地的庄园设立守护,以一国一人为原则,赖朝拥有其任命权。守护的职责是“大犯三条”,此外还有处理管内设寺、驿路的事务。“地头”和“守护”使镰仓幕府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有利于中央权力的集中。 5.兰学:指的是在江户时代时,经荷兰人传入日本的学术、文化、技术的总称,即日本锁国时代通过荷兰传入的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叫做兰学。兰学是一种透过与出岛的荷人交流而由日本人发展而成的学问。兰学让日本人在江户幕府锁国政策时期得以了解西方的科技与医学等等。兰学是西方资产阶级的近代科学,它对日本生产力的发展和反封建思想的产生都起过重大作用。借着兰学,日本得以学习欧洲在当时在科学革命所达致的成果,奠下日本早期的科学根基。这也成为日本自1854年开国后,能够迅速并能成功地推行近代化的原因。 6.安政条约:即《日美修好通商条约》和《安政五国条约》的总称。1858年6月,江户幕府与美国签订《日本国美利坚合众国修好通商条约》,7月与荷兰、俄国、英国,9月与法国缔结同样的通商条约。在“亲善”、“修好”的名义下,日本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地位。最具殖民侵略的代表性条款就是关税协定和领事裁判权。《安政条约》的关税协定使日本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商业的自主权;领事裁判权则侵犯了日本的司法自主权,袒护了外国人躲避日本法律的制裁。《安政条约》未经天皇同意而签订,加剧了尊王攘夷运动,导致安政大狱。明治政府曾为修改条约作了努力,但未能顺利完成,直到1911年(明治44年),才得以缔结对等的条约。 7、英萨战争:又称鹿儿岛炮击事件(1863年8月15日-1863年8月17日),是英国为了促使萨摩藩出面解决生麦事件,交涉未果,而派遣军舰攻击鹿儿岛湾之炮击事件,双方均损失惨重。此役在鹿儿岛当地又称“前之滨战役”。通过与英军的交战,萨摩藩痛感军备现代化的重要,认识到英国的实力。1863年11月15日英萨讲和,萨摩藩答应支付赔偿金。这场冲突事实上成为之后萨摩与英国紧密关系的开端,其后双方还在戊辰战争中结为联盟。自此萨摩藩知道攘夷已不可能,转向主张开国,后来成为明治维新的推手。 8.大久保利通:(1830年-1878年),原为武士,是日本明治维新的第一政治家,号称东洋的俾斯麦。进行倒幕运动,辅佐明治建立明治政府,结束了统治日本长达近700年之久的封建武士领主统治;步入政坛,大久保以英国为目标,着手创建资本主义,推行的资产阶级改革,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日本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带头推进文明开化、推行地税改革、促进公武合体、推行铁血改革等,对日本的统治作了很大的贡献。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木户孝允一起在历史转折时期,发挥了卓越的组织才能,是明治维新的元勋,史家誉为“维新三杰”。虽其铁血手腕引起大家的不满,但其在当

文档评论(0)

137****147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