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五首讲学稿2无答案语文版.pdfVIP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五首讲学稿2无答案语文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五首》 学习目标与要求: 1. 了解我国古代灿烂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感情。 2. 学习欣赏诗歌作品 知识链接: 1王维(约701-761),唐代著名诗人,字摩诘,河东人。外号 “诗佛”。他是山水田园派诗人,和孟浩然合称为 “王 孟”。苏东坡称赞他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2 “杂诗”是写随时产生的零星感想和琐事,不定题目的诗。王维共写 “杂诗”三首,这是第二首。 3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在晚唐诗人中,他的诗歌艺术成就最高,和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牧合称为 “小李杜”, 也是唐代诗人中的 “三李”之一 (李白、李贺)。有 《李义山诗集》传世。 4郑谷(约848-约909),晚唐诗人,字守愚,袁州人。有诗集 《云台编》。 模块一:自主学习 学习内容 摘 记 学习内容一:阅读知识链接局部,完成以下题目。 1王维(约701-761),唐代著名诗人,字 ,河东人。外号 “诗佛”。他是 诗人,和孟浩然合称为 “ ”。 2 “杂诗”是写 ,不定题目的诗。王维共写 “杂诗”三首。 3李商隐,字 ,号玉溪生。在晚唐诗人中,他的诗歌艺术成就最高,和另一位著 名诗人杜牧合称为 “ ”,也是唐代诗人中的 “ ”之一 (李白、李贺)。 有 《李义山诗集》传世。 4郑谷(约848-约909),晚唐诗人,字 ,袁州人。有诗集 《云台编》。 学习内容二:阅读诗前三首及课下注释,完成以下题目。 解释以下词句的意思,在括号内给划线字注音 (1)来日 (2)绮窗 ( ) (3)杨花 (4)着花末 ( ) (5)风笛 (6)潇湘 ( ) (7)巴山夜雨涨秋池 模块二:交流研讨 1 任务一、请组长组织学生学习杂诗,完成以下问题: 1、翻译诗歌译文: 2、思考: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任务二、请组长组织学生学习夜雨寄北,完成以下问题: 1、翻译诗歌译文: 2、 《夜雨寄北》一诗中,哪是现实,哪企盼、希望? 3、 “未有期”反响了诗怎样的情绪 ? 4、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创设了一个怎样的情境?从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 任务三、请组长组织学生学习淮上与友人别,完成以下问题: 1、翻译诗歌译文: 2、结合本诗中心主旨,请对 “杨花愁杀渡江人”作一简要赏析。 模块三:稳固内化 学习任务 摘 记 任务一:请分别写出这三首诗的中心思想 2 课题:第25课 《诗五首》 模块四:当堂训练 1、对 《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 ) A. “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 “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 “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2、对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首联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 A. “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 “五津”采用借代手法,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B.在长安而望 “五津”,可 “望”并不是实写,这是诗人的想象,使人感到气象宏伟。 C.既 “望”中可见,那么此行并非远别,因而有不必伤别之意,这两句为全诗奠定了抒情基调。 D.这两句承题,叙将别之时的景象,借景抒情,有依依不舍之意。 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是 ( ) A.悲伤流泪 B.离愁别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业培训、报告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工程测量员证持证人

专业安全培训试题、报告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33146000036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2日上传了工程测量员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