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Ag-108Cl-35.5K-39Cu-64S-32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题2分,计3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反响FeO(s)+C(s)=Fe(s)+CO(g)△H>0,S>0,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低温下自发进行,高温下非自发进行B.高温下自发进行,低温下非自发进行
C.任何温度下均为非自发进行D.任何温度下均为自发进行
2.在合成氨工业中,为增加NH3的日产量,实施下列目的的变化过程中与平衡移动无关的是
A.不断将氨分别出来B.使用催化剂
C.采用500℃左右的高温而不是700℃的高温D.采用2×107~5×107Pa的压强
3.下列对于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是一个恒定值
B.改变反响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都会改变平衡常数K
C.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相关,与反响浓度、压强无关
D.从平衡常数K的大小不能推断一个反响进行的程度
4.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响:
NO(g)+CO(g)=1/2N2(g)+CO2(g)
H=-373.2kJ/mol
。
右图曲线a表示该反响过程中,NO的转变率与反响时间
的
关系。若改变开端条件,使反响过程按照曲线
b进行,可
采取
的举措是
A.加催化剂
B
.向密闭容器中加入氩气
C.降低温度
D
.增大反响物中
NO的浓度
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红棕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响,使用过度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D.压缩H2与I2(g)反响的平衡混淆气体,颜色变深
6.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响:aX(g)+bY(g)cZ(g)+dW(g)反响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
将气体压缩到原来的1/2体积,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B.a+bc+d
C.Z的体积分数减小D.X的转变率减小
7.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2Z反响影响的示
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淆气
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上述可逆反响的正反响为放热反响
-1-
B.X、Y、Z均为气态
C.上述反响的逆反响的△H>0
D.X和Y中只有一种是气态,
Z为气态
8.已知反响
4CO(g)+2NO2(g)
N2(g)+4CO2(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响速率如下,其中
表示反响速率最快的是
A.v(CO)=1.5mol·L-1·min-
1
B
.v(NO2)=0.7mol·L-1·min-1
C.v(N2)=0.4mol·L-1·min-
1
D
.v(CO2)=1.1mol·L-1·min-1
9.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响的
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1
①C(s)+O2(g)=CO2(g)
H1
C(s)+
2O2(g)=CO(g)
H2
②S(s)+O2(g)=SO2(g)
H3
S(g)+O2(g)=SO2(g)
H4
1
③H2(g)+2O2(g)=H2O(l)
H5
2H2(g)+O2(g)=2H2O(l)
H6
④CaCO3(s)=CaO(s)+CO2(g)
H7
CaO(s)+H2O(l)=Ca(OH)2(s)
H8
A.①
B
.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0.在一定温度下,反响A2(g)+B2(g)
2AB
(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NA代表
阿伏加德罗常数)
A.单位时间生成NA的A2同时生成NA的AB
B.容器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
.单位时间生成2NA的AB同时生成NA的B2D.单位时间生成NA的A2同时生成NA的B2
11.一定条件下,反响
2NO2(g)
N2O4(g)H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在测定
NO2的
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测定结果误差最小的是
A.温度130℃、压强
3.03×105Pa
B.
温度25℃、压强1.01×105Pa
C.温度130℃、压强
5.05×105Pa
D.
温度0℃、压强5.05×105Pa
12.1molX跟amol
Y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响:
X(g)+aY(g)
bZ(g)反
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的转变率为50%。而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反响前混淆气体的密度是反响后混淆气体密度的3/4,则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a=1,b=1B.a=2,b=1C.a=2,b=3D.a=3,b=3
13.某温度下,将2mo1A和3mo1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响:aA(g)+B(g)C(g)+D(g),
5min后达到平衡。已知该温度下其平衡常数K=1,若温度不变时将容器的体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_64探究滑动摩擦力同步练习题.docx
- 油脂管理制度及机电科值班管理制度.docx
- 油菜机收割现场会的主持词.docx
- 泉州博大肛肠医院医学讲座TST微创痔疮术.docx
- 法律专业实习自我鉴定(三).docx
- 法律专业实习自我鉴定范文(三).docx
- 泡泡野猪读后感(三).docx
- 波峰焊保养维护操作指引.docx
- 泥土读后感(一).docx
- 注塑成型缺陷及解决方法.docx
- 中美高中化学教材中先行组织者应用的比较与启示:基于概念与实践的双重审视.docx
- 可注射双层微球:制备工艺创新及长效抗骨关节炎机制与应用探究.docx
- 姜黄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探究.docx
- 论政府职能转变与群众体育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影响.docx
- 过氧化氢酶基因多态性: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新视角与分子机制探究.docx
- 论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舆论引导力的构建与提升.docx
- 大豆异黄酮摄入与乳腺癌及前列腺癌发生风险的关联性探究——基于Meta分析的深度剖析.docx
- 探究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与细胞凋亡及API5的内在关联.docx
- 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孔子学院文化教学活动:实践、挑战与发展路径.docx
- 以听说读为翼,促初中英语写作之翔:互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