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床吸附过程计算课件.pptxVIP

固定床吸附过程计算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固定床吸附过程计算 9.3.1吸附负荷曲线与透过曲线 ;9.3.2影响透过曲线斜率的因素 ;图9-15 吸附周期对透过曲 线的影响 1-最初使用 2-使用数日后 3-使用数年后;*;吸附区内仍具有的吸附能力,与传质区总吸附容量之比值称为传质区f值; f的数值在0~1之间,一般在0.4~0.5左右。f的大小,反映了床层在到达破点时的饱和程度。 ;9.3.3透过曲线的计算 ;这部分吸附质应分别存在于该微元床层的流动相与固定相中,所以 上式中,CS为固定相中吸附质浓度。上式经过简化整理得 因为CS=f(C)表示吸附等温线,而流动相浓度C又是吸附时间τ与床层位置Z的函数,故有 ;将(9-17)式代入(9-16)式,可得 设dτ时间内,吸附波从Z截面移到Z+dZ截面,流动相浓度C为某一数值,而且吸附床层流动相浓度C是时间τ和床层位置Z的函数,故有C=f(τ,Z)=常数,对C求全微分得: ;将(9-19)式代入(9-18)式,整理得: ;图 9-18 吸附等温线的形状对传质区长度的影响 (a)优惠的等温线(b)线性的等温线 (c)非优惠的等温线;9.3.4等温固定床吸附器的计算 ;令τF为传质区形成所需的时间,则传质区移动等于床层总高度Z之距离所需时间为τE-τF, 因此,传质区高度Za为 气体在传质区里,从破点到吸附剂基本上失去吸附能力,被吸附的吸附质量如图9-17中阴影部分所示,其量U为 ;在传质区内全部为吸附质所饱和时,吸附量为Y0Wa。因此,破点时,传质区内仍具有吸附能力的面积比率f为 由于吸附波形成后尚有f这一部分面积未吸附,因此传质区形成时间τF要小于传质区移动Za距离的时间τa。当f=0时,则表示吸附波形成后,传质区已达到饱和,这样,传质区形成时间τF应基本上与传质区移动距离Za所需时间τa相同。而当f=1时,表示传质区中吸附剂基本上不含吸附质,传质区形成的时间应很短,基本等于0,所以可得下式 ;;2.破点时全床层饱和度S的计算 ;3.传质区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传质区内传质单元数为: 设在任何小于Za的床层高度z内,HOG不随浓度而变化,z所对应的气相浓度为Y,则有 ;4.间歇固定床持续时间的计算——希洛夫方程式 ;例9-2 用活件炭固定床吸附器吸附净化含四氯化碳废气。常温???压下废气流量为1000m3/h,废气中四氯化碳初始浓度为2000mg/m3,选定空床气速为20m/min。活性炭平均粒径为3mm,堆积密度ρc为450kg/m3,操作周期为40h。在上述条件下,进行动态吸附实验取得如下数据: 请计算 (1)固定床吸附器的直径、高度和吸附剂用量;(2)在此操作条件下,活性炭对CCl4的吸附容量;(3)吸附波在床层中的移动速度。 ;例9-3 图9-22为一有机蒸气(分子量M=58)吸附于活性炭上的透过曲线。试确定传质区高度Za与传质区中吸附质平均浓度Xa。 有关数据如下:总压P=0.344×105Pa,温度T=320K,气体体积流量V=0.223×10-3m3/min(在34.4kPa下), 初始浓度C0=65μL/L(在34.4kPa下),吸附剂总量为0.6g,床层高为Z=2.5cm,床层面积A=0.5cm2。 ;解:依据透过曲线可以用加和的办法计算传质区内被吸附的有机蒸气量。加和C=0.01C0到C=C0的有机蒸气量就相当于传质区内被吸附的有机蒸气量(参照图9-16(b)中(1-f )部分)。在增量⊿τ为50min的时间间隔下,根据透过曲线加和如下: 将Σ⊿Τ转换成透过的有机蒸气质量,需乘以因子(P/1.013×105)(273/T)[V/(22.4×10-3)]M×10-6 =(0.344/1.013)(273/320)(0.223/22.4)58×10-6 =1.675×10-7(g/min) 所以 Σ⊿τ(1.675×10-7)=14400×1.675×10-7=0.0024(g吸附质);*;例9-4在305K℃及101.3kPa下,湿度为10%的空气通过硅胶固定床进行等温干燥。若固定床出口空气中水分含量达125×10-6(按质量计)时被认为达到破点,出口气体中水分含量达2250×10-6时,则认为床层已失去吸附能力。床层的气相传质系数为kYap=1260G0.55[kg/(h·m3·⊿Y)],式中G [kg/(h·m2)]为气体质量流率,平衡关系示于图9-23中。求: (1)传质单元数; (2)空气表观速度为1055 kg/(h·m2)时,需不含吸附质的吸附剂的数量LS; (3)假定ksap近似等于kYap的15%,求总气相传质单元数 ; (4)破点时床层饱和度达90%,求此时床层高度; (5)床层堆积密度为720 kg/m3,求破点发生时间

文档评论(0)

子不语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平安喜乐网络服务,专业制作各类课件,总结,范文等文档,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到有求必应,感谢

认证主体菏泽喜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未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1726MA7HJ4DL4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