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升陷汤的运用.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锡纯升陷汤的运用 升降汤的原配方由黄原、知母、柴胡、升麻和桔梗组成。它是现代中医张锡春的创造。它最初是由胸闷、呼吸急促和气滞血瘀而设计的。现在它也被广泛用于临床应用。除了胸闷、呼吸短促、心悸消肿外,头晕、阳虚、奔腾海豚、呕吐、厥证等疾病也有良好疗效。 1 升陷汤治疗重感病 例1.心悸:张某, 女, 46岁, 内蒙古水利局干部, 住院号:652748。心悸、胸闷、气短两年余, 活动加重, 伴头晕、心烦、身倦乏力、不思饮食、带下量多、色黄、臭秽, 少腹坠胀, 双下肢浮肿, 舌暗红而干, 苔黄腻, 脉沉弱无力。查心率96次/分, 律不齐, 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III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逆针向转位, 频发早搏;二阶梯运动实验 (+) ;胸片示两肺轻度淤血;乳酸脱氢酶为1490u/dl。中医诊为心悸, 属胸中大气下陷, 故以升陷汤升阳益气, 辅以二妙以除湿:黄芪60g、知母10g、升麻6g、柴胡10g、桔梗10g、黄柏10g、苍术10g。服上方三剂, 心悸等诸症明显减轻, 10剂后带下色、质、量正常, 双下肢浮肿消退, 故去二妙, 加太子参20g, 连用30剂, 诸症消失, 查心电图正常, 胸片示心肺正常, 查乳酸脱氢酶315u/dl。 按:张氏认为“心与肺皆在胸中大气包举之中, 其布护宣通之原动力, 实赖乎此气”, 故其胸中满闷、心悸、气短、脉沉弱无力, 乃大气下陷, 肺失鼓动所致。另大气除贯心脉、司呼吸、统领全身气血外, 还有撑持全身、振作精神, 以及心思脑力, 官骸动作的作用。大气不能上达于脑则头晕, 不能统令周身气血则身倦乏力;大气下陷, 脾胃运化无力, 则不思饮食, 带下量多;日久致中气下陷, 则少腹坠胀。胸中大气下陷, 上焦气化无力, 而三焦之气化, 上焦不能如雾, 下焦则不能如渎, 致水液代谢失调, 故双下肢浮肿;大气不潮于舌, 则舌暗红而干;带下臭秽而黄, 舌苔黄腻, 为湿热之明征, 今以升陷汤升提下陷之大气, 使其复其本位, 发挥正常功能, 辅以二妙除湿, 故诸症痊愈。 例2.阳痿:包某, 男, 45岁, 呼和浩特一家村农民, 住院号:653509, 胸闷, 气短喘促, 反复发作四年余。入院时因受风寒胸闷、气短加重, 伴轻度咳嗽, 痰少, 口干。另有阳痿史十余年。查面色晦暗, 口唇发绀, 桶状胸, 双下肢浮肿, 舌暗红, 苔薄白, 脉沉弱, 中医诊断为喘证, 属胸中大气下陷, 以升陷汤加味:黄芪100g、知母10g、升麻6g、柴胡10g、桔梗10g、米壳6g、五味子10g。服上方5剂, 开始吐痰, 自觉胸中舒畅, 继服10剂, 胸闷、气短、下肢浮肿等诸症消失, 精神转佳, 口唇发绀好转。出乎意料的是多年未治愈的阳痿, 症状明显改善, 阴茎能正常勃起。 按:本例胸闷、气短喘促, 脉沉细, 知其是大气下陷, 故投以升陷汤, 五剂后开始吐痰, 自觉胸中舒畅, 乃大气来复, 能运转痰涎外出, 此《金匮》水气门所库“大气一转, 其气乃散”。无意中又治愈阳痿, 实为罕见。阳痿, 中医临床多从肝肾论治。今以升陷汤治愈是因为人之元气自肾达肝, 自肝达于胸中, 为大气之根本, 大气既陷, 元气必亏;况大气下陷, 中气不得升补, 即《素问·痿论》:“阳明虚则宗筋纵”, 故阳痿, 升陷汤升提大气, 既可收敛元气, 使肾气复固, 又可使周身气血旺盛, 中虚有复, 宗筋得以温补, 所以阳痿自可向愈。 例3.眩晕:王某, 女, 34岁, 内蒙古大学老师, 住院号:656028。头晕三年, 加重四天。平素头晕、眼花、胸闷、心悸、气短、甚至昏仆、不省人事, 伴失眠、多梦、易醒、身倦乏力, 周身发凉, 不思饮食, 劳累加重。平时血压90/70mm Hg, 发病时血压为60/44mm Hg, 查心率为100次/分, 心尖部可闻及II级收缩期杂音。舌胖大而淡, 边有齿痕, 苔白, 脉沉弱无力。西医诊断为低血压;中医诊断为眩晕, 属大气下陷, 清阳不升。故投以升陷汤加味以益气升阳, 兼养血安神:黄芪15g、知母10g、升麻6g、桔梗10g、柴胡10g、当归15g、太子参15g、柏子仁15g、白术10g、枣仁30g。三剂后, 测血压为98/60mm Hg, 六剂后血压为100/70mm Hg, 守方治疗, 共用21剂, 血压稳定在最佳状态:100/70mm Hg, 出院时诸症消失。 按:《灵枢·口问》篇说:“上气不足, 脑为之不满, 耳为之苦鸣, 头为之苦倾, 目为之眩, ”这里“上气”, 实指清阳之气, 清阳之气赖中焦阳气的升发滋养, 今大气下陷, 中焦阳气升发无力, 故眩晕。其胸闷、心悸、气短、身倦乏力、不思饮食、脉沉弱, 为大气下陷之明征。其时有昏仆为大气不达于脑所致;周身发凉是大气陷后, 不能宣布于营卫。和前两例相比, 本例黄芪用量较轻, 是取黄芪

文档评论(0)

186****66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