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 统 技 艺 传 承 专 稿
景德镇瓷器传统吹釉工艺产生年代小考
白光华(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文博副研究员) (景德镇市图书馆)
陆宇红
“景德镇瓷器传统吹釉工艺”,指的是以竹筒或洋铁皮 釉料,至少它是最早出现吹字的文献资料。
吹筒,用嘴吹出釉浆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空气压缩产生 唐英于清乾隆八年 (1743年 )编撰的 《陶冶图说•蘸釉
的压力将高温釉料喷洒成雾珠状,均匀地覆盖在瓷器坯胎的 吹釉》[1]谓: “上釉之法,古制将琢器之方长棱角者,用毛
表面,或将低温颜料喷洒成雾珠状,均匀地覆盖在瓷器胎体 笔搨釉……至大小圆器及浑圆之琢器,俱在缸内蘸釉……今
(釉胎或涩胎)上。本文检索有关传统上釉法,梳理出有关 惟圆器之小者,仍于缸内蘸。尤其琢器与圆器大件,俱用吹
吹釉的文献信息,同时选取部分传世与出土景德镇瓷器,特 釉法”。这段文字提到古今上釉方法的一些差异,并明确提
别是明清极盛时期以追求审美最大化为目标的御窑瓷器和若 到吹釉一词,还特别强调了吹釉的好处。另外,从中我们还
干民窑精品瓷器(为了品质,一定是选择最为合适的上釉工 可 以得知至少在雍正十三年 (1735年 )就已经有了吹釉工
艺),来比较、研究吹釉工艺与其他传统上釉工艺所产生的 艺,且值得注意的是吹釉法以外的其他传统上釉工艺都被列
釉面差异,从而推论景德镇瓷器传统吹釉工艺产生的年代。 入 了“古制 ”,这就从一个侧面说 明吹釉法到雍正十三年
一、有关景德镇瓷器传统上釉工艺的文献记 (1735年)已有一定的年头,但这个年头似乎又不会很长,
录分析 因为当时的人还未将古制与今法的差异性完全淡忘。也正因
如此,景德镇瓷器传统吹釉工艺的产生年代还有往前追溯的
见诸文献记载的有关景德镇瓷器传统上釉工艺的词汇与
余地。
信息有:
二、景德镇瓷器传统上釉工艺效果的比较
南宋 (一说元)文献——蒋祈撰《陶记》[1]: “釉坯之
有其法”,未具体阐述上釉的方法。 景德镇瓷器传统上釉工艺究竟有多少种,笔者认为不仅
嘉靖《江西省大志》陶书颜色条[1]中有“浇青 (用釉水 可以从文献记录,还可 以通过对传世与出土遗物釉面分析比
炼灰、石子青合成)”一词,透露出了“浇釉工艺”信息。 较,以及参照景德镇民间仍在传承的传统上釉工艺,可大致
明代万历陆万垓《江西省大志》卷七陶书续补《造坯工 将其分为七种:
程》[1]条有“……缸坯候干,又利坯二日,洗补二日,上泥 蘸釉 又称浸釉,是将器形相对较小的碗、瓶、罐等器
浆二日……”,可见当时称上釉为“上泥浆”。 物往釉桶里按下,直到外壁挂满釉。这种上釉法,速度快,
初刊于 明崇祯十年,即公元1638年 的宋应星《天工开 但轻而薄的器物容易受损。
物》[1]所记载的施釉工艺,只有“凡瓷器(瓷器的坯胎)经 浇釉 是将小件碗的内壁或大件瓶罐的外壁,舀釉快速
画过釉之后,装坯入匣……”,“圈后或画或书字,画后喷 均匀地浇淋。这种上釉法,速度快,但容易造成釉层厚薄不
水数口 ,然后过釉”,“凡诸器过釉,先荡其 内,外边用 均匀。棱角多 的器物 ,则容易导致橘 釉、缩釉、起泡 等缺
指,一蘸涂弦,自然流遍”,另外还有 《瓷器过釉》图。显 陷 。
然,文中称上釉为过釉,其最后一段文字是注释过釉所指的 荡釉 是将釉舀入瓶罐类敛 口器物内壁,一手托底 ,一
大致内容,都属 “蘸釉”“荡釉”工艺范畴,未涉及其他上 手握 口肩部,然后左右上下来回晃动,让釉在器物内壁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