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与护理原则
2第一节 中医护理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施护)
3整体观念?哲学思想?事物是一种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络不可分割的?自然界是一种整体,事物和事物之间有着亲密的联络关系?任何部分,只有置于整体之中才干正确地被认知
4整体观念?机体本身整体性和内环境统一性的思想即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串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5整体观念?人体是一种有机的整体?人与环境有亲密的关系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6人体是一种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经过经络系统,将人体的内脏、形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多种组织器官网络成为一种有机的整体
7人体是一种有机的整体?构造上----相互联络、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彼此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诊疗上----察外知内?治疗上----相互联络
8人与环境有亲密的联络1、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季节气候变化 昼夜晨昏变化 地理区域不同
9季节气候变化《灵枢·五癃津液别》中提到“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与膀胱,则为溺与气”。
10 阐明春夏阳气发泄,气血轻易趋向于体表,体现为皮肤松弛、腠理开、汗多;而秋冬季阳气收藏,气血轻易趋向于里,体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的变化。人体的脉象也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不同。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亲密有关,如春季常见温病,夏季多发中暑,秋季常见燥症,冬季多有伤寒。季节气候变化
11 在昼夜晨昏的变化过程中,人体也必须与之相适应。白昼为阳,夜晚为阴,人体也是上午阳气初生,中午阳气隆盛,到了夜晚则阳气内敛,便于人体休息,恢复精力。昼夜晨昏变化
12 早在2023数年前,中国古代医家就对此有所认识,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说:“高者其气寿,下着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故治病者,必明天到地理》……地域的差别
13地域的差别 地域不同,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身体情况也有很大不同。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所以每个地域也各有其特有的地方病。甚至不同地域人们的平均寿命也有很大的差别。
14 正是因为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及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以看待疾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就成为中国治疗学上的主要原则
15 所以,在对病人作诊疗和决定治疗方案时,必须注意分析和考虑外在环境与人体情况的有机联络以及人体局部病变与全身情况的有机联络,这就是中医学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
16日出而作日落而卧
17辩证论治(施护)?是中医认识疾病、诊疗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经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慨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施护则是根据辨证的成果,拟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辩证施护:是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去护理病人,称之为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之一。
18辩证论治(施护)?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根据,施护是疾病的手段和措施。经过施护的效果能够检验辨证的正确是否。?辨证和施护,在护理过程中是相互联络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理论联络实践的详细体现。
19病、证、症状?病、疾病:是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原因引起的一种复杂而有一定体现形式和发展规律的病理过程。?症:即症状,指疾病的个别体现,是病人主观的异常感觉或某些病态体现,如咳嗽、头痛、失眠等。?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慨括。如感冒所体现的风寒证、风热证等。
20病、证、症状?病、证、症状:证比症状更全方面、更深刻、改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比疾病又更详细、更贴切、更具有可操作性。但“证”与“病”的慨念也不同,如清代医家徐灵胎说“病之总者为之病,而一病总有数证。”这就是说病可慨括证。
第二节 中医护理的原则护理原则扶正祛邪同病异护、异病同护调整阴阳三因制宜护病求本预防为主标本缓急
第二节 中医护理的原则一、扶正祛邪 疾病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正气与邪气相争的过程,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所以,为增进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护理的要点应放在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上,经过扶正祛邪,使疾病向痊愈转化。
23(一)扶正祛邪的概念 1、 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升机体的抗病能力。扶正多用补虚的措施。 (1)食补与药补 根据气虚、阳虚、阴虚、血虚的病人,分别采用补气、补阳、滋阴、补血的护理措施。如气虚可给人参、黄芪、山药、大枣等补气之品;血虚可给阿胶、猪肝、桂圆、大枣等补血之品;阴虚可给枸杞子、甲鱼、银耳等滋阴清补之物;阳虚可给牛肉、羊肉、狗肉、鸡等温补之品。
24(2)调摄精神情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