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于化工、环境、农学、医药、生物的考生来说,有机化学在考研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
机化学是专业基础课的基础,知识体系庞大,联系纵横交错,是一块很难啃好的硬骨头。
本文就拣块硬骨头啃,谈一谈有机化学的复习技巧。
一、教材
除了报考院校指定的教材(例如农学用汪小兰的,药学用倪沛洲的)外,以下几本Boss
级有机化学教材至少选择一本常备手边,否则很难把有机化学学深学透。
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宏纹《有机化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王积涛《有机化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RT 莫里森著,复旦有机教研组译,《有机化学》科学出版社
除了教材之外,我们还要有习题集、相关复习资料、所报考院校的历年考试真题集、以
及探讨有机化学某一个分支内容(有机合成、有机推断、立体化学)的书籍。笔者推荐几本。
1. 习题集。建议使用以上三本教材的配套习题集。
2. 相关复习资料。有些是针对某些学校或某些教材编写,公开出版,有些则是高校的内
部资料。
3. 历年真题。你所要报考学校的历年真题必须弄到手,这是非常重要的。有些院校真题
不对外公布。另一些,如北大、清华、复旦、中山、中科院、中科大等,真题对外公布,可
以买到正式出版的真题集。如果你想报考兰州大学的话,可以到兰州大学研招办购买历年真
题,如果不方便的话,我也可以代为办理QQ:969630079 。
4. 其他参考书。
Jie Jack Li 著,荣国斌译 《有机人名反应及机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在各高
校的图书馆都可以找到。
斯图尔特•沃伦著,丁新腾译 《有机合成切断法探讨》、《有机合成设计 (合成子法的习
题解答式教程)》,上海科技出版社。这两本书很老了。
薛永强等,《现代有机合成方法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
张军良等,《有机合成设计原理与应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巨勇等,《有机合成化学与路线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有机合成的书细细读一本就足够了,关键是利用这本书把有机化学教材上零散的知识点
综合起来,并提高综合灵活运用的能力。
由于现在专业课渐渐转成综合科目考查的形式,有机解谱题往往合并到分析化学里,本
文不再涉及有机解谱。
二、时间安排
一般进行三轮复习,时间从7 月到次年1 月。根据不同情况可以走四轮甚至更多轮次,
或安排更多时间。但建议第一轮复习花的时间稍多一些,第三轮复习控制在一个月左右。
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7~9 月把教材看完至少一遍。
第二轮复习:大量做题,提高解题能力。10~11 月做真题及对应学校的相关复习资料。
最迟可以到12 月中旬。
第三轮复习:最后冲刺,回顾基础内容。12~1 月。以回顾基础知识为主,不要做太难
的题目。
留出近两年真题,每轮复习结束后作为自测并评分。
三、第一轮复习:“珍珠项链”式复习法
复习与上新课不同。上新课重在打基础,复习则着重串连整合。并且经过一、二年级的
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我们都已经掌握,即使有所遗忘也能很快拣起。所以读书不要死
抠,要先观大略,后抓细节。
有机化学知识体系虽然零碎,但还是有纵横两条主线可以掌握的。首先构建两条主线,
然后把大大小小的知识点串到线上,一条“珍珠项链”就串成了!这就是“珍珠项链”式复习策
略。
两条主线是:1.化合物知识体系;2.有机理论体系。
化合物知识体系:绝大多数的有机化学教材都是按照有机化合物分类的顺序编排的,这
个顺序往往也是相关基团命名前后的顺序。
烃(烷、烯、炔与二烯、芳香、非芳香环烃)。
卤代烃。
醇、酚、醚、环氧化合物。
醛、酮。
羧酸及其衍生物。
含氮化合物(胺、腈、重氮)。
杂环。
生命物质[糖、氨基酸、蛋白质、核(苷)酸、脂肪]
萜与甾体
金属有机配合物。
我们需要明确:何种物质有何种结构、如何命名、什么理化性质、如何制备、如何应用,
熟记每一个涉及到的人名反应!
有机理论体系:
基础理论(一般是绪论一章提及的,来自无机和物化的理论)。
立体化学及立体反应。
亲电反应 (加成、取代)。
亲核反应 (加成、取代)。
消除反应。
碳正离子反应、重排。
碳负离子反应、“三乙”的应用。
周环反应。
有机解谱方法与策略。
我们需要明确:每种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