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研究.docxVIP

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2001 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研究* ? ? 杨少斌,曹 萌,祝鑫海,程玉林,郑长青,白 夜 (1.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北京 102202;2.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森林管护局,内蒙古 根河 022365;3.内蒙古呼伦贝尔鄂温克旗森林消防大队,内蒙古 呼伦贝尔 010324) 森林火灾是极具破坏性,难预防、难救援的自然灾害,不仅损害森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也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八大自然灾害之一[1-2]。如1987年大兴安岭“5·6” 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导致101万 hm2森林被烧毁,并造成数百人伤亡,是建国以来损失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的特大森林火灾事件[3];2019—2020年中国四川省连续两年在相同时段(3月底)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共造成50名扑火队员及地方干部职工牺牲[4-5]。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繁,导致世界范围内重特大森林火灾频频爆发,如2007年希腊、2015—2021年美国加州、2019年澳大利亚以及2021 年7—8月份地中海沿岸国家均集中爆发了森林大火[6-8]。 对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的研究是近20 年来最主要的火灾研究主题之一,是林火管理的重要内容,能为森林火灾预防提供科学依据。如苏丽娟等[9-10]对1950—2010年中国森林火灾时空特征的研究发现,中国森林火灾频发、面积大与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田晓瑞[11]等研究认为中国温带干旱荒漠针叶林区的火灾次数和受害森林面积呈显著增加趋势。乔泽宇[12]等研究发现不同生态区的林火季节性特征差异明显。张恒[13]等研究表明,华北地区森林火灾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国外学者同样开展了大量工作,如CLEMENS[14]等研究发现,阿尔卑斯山西部近年来森林火灾风险显著增加,南部火灾风险较之北部更为严重,火灾的分布与人为活动有关,如景观旅游等;DROBYSHEV[15]等研究发现瑞典森林火灾活动与区域气候变化存在着显著的时空相关性。MARGARITA[16]等基于MODIS NDWI和NDVI时间序列对地中海和伊比利亚半岛温带生态区的火灾季节进行了定量评估。 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保持原始林自然风貌的典型地区,同时也是森林雷击火重灾区,多发频发的雷击火灾严重威胁森林资源安全[17-20]。对于该地区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的深入研究还相对较少,加之作者本人曾参与过该地区的森林灭火作战,亲历过火灾对森林资源的超强破坏力。为此,本文拟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森林火灾发生规律作进一步研究,以期为该地区森林火灾预防和控制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科学依据。 图1 内蒙古大兴安岭原始林区概况(审图号:蒙S(2020)027号为底图制作,边界无修改,林业局界依据Reference[18]插图1绘制,下同) 1 研究区概况 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理坐标为52°01′42″~53°20′00″N,120°01′20″~121°48′37″E(图1)。具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境内的大兴安岭山脉最北端,南与内蒙古莫尔道嘎、满归林业局接壤,西北以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为界,东与黑龙江省漠河县毗邻,是松嫩平原,呼伦贝尔高原的天然屏障。具有国内唯一的泛北极、北极高山、西伯利亚等生物区系的珍稀物种,是寒温带原生动植物的基因宝库和重要林业基地之一,已发现野生动物达300种以上,植物近1 400种。原始林区总面积947 702 hm2,其中森林面积900 343 hm2。植被以寒温带针叶林为主,活立木总蓄积1.3×108m3,森林覆被率95.38%,是中国保存最完好、唯一集中连片、面积最大、未开发的原始森林。该区域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5.5 ℃,极端最低气温-53 ℃,极端最高气温35.4 ℃,无霜期88 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450~550 mm。在林业管理上,该地区于1999年4月成立北部原始林区森林管护局,下辖乌玛、奇乾、永安山等3个未开发林业局[21-22]。 2 数据资料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资料 从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森林管护局收集2001—2019年森林火灾数据,主要指标包括火点坐标和火场面积;从GlobeLand30系统( )获取由中国自然资源部研制的2020版30 m地表面覆盖数据产品;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获取研究区30 m高程(DEM)数据。 2.2 研究方法 2.2.1 时间规律分析 (1)按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防火条例》[23]对森林火灾级别进行划分,利用Excel 2016和SPSS 23.0分别从年际、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