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朝鲜的罗国士
“沙漠是我文学创作的摇篮。没有在农场生活和工作的经验,没有我文学创作的动力和源泉。我爱着这个不可思议的幸福国家。”
——罗国士
我想象中的罗国士老人应该是两鬓斑白, 面目沧桑, 或者还佝偻着身躯, 但当我见到他的时候, 所有的想象都被推翻了。已是近80岁高龄的罗老很有精神, 全然没有耄耋之年的老态。和罗老聊天后才知道, 他和那个年代的许多北大荒军垦人一样, 有着坎坷的过去。
深思,规则实践,完成大烟炮工作
罗国士出身于湖南一知识分子家庭, 其父为教授。1951年随部队抗美援朝。1953年6月, 当朝鲜战场的硝烟渐渐散去,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64军政治部工作的罗国士和广大志愿军战士一起从朝鲜撤回国内, 他被分配到辽宁凤凰城某军械学校当了一名语文教员。后来该校又迁至佳木斯, 整编为佳木斯预备军校。
1958年3月, 乍暖还寒。此时罗国士所在佳木斯预备军校的转业官兵从密山向八五〇农场挺进, 昏暗的天空, 刮着强劲的东北大烟炮, 站在卡车车厢上的复转官兵冻得瑟瑟发抖, 脸像被刀割的一样疼, 雪越聚越厚, 汽车不时地打滑、捂车, 车上的官兵推车上车, 反反复复, 颠颠簸簸。车上罗国士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之中, 面对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肆虐的大烟炮, 罗国士不但没有感到寒冷, 反而对大自然有了新的认识, 此时, 他已深深地被这片神奇的土地所震撼……
到了目的地, 他被分配到王震将军创建的铁道兵第一个军垦农场八五〇农场五分场三队。在安顿下来后, 他把这次途中的经历写成了人生中的第一篇散文发表在农场主办的《农场生活》刊物上, 后来《北大荒文学》也转发了此文。在连队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 他勤奋好学, 经常点着油灯写稿到深夜, 随着稿件质量和数量的提高和增多, 在《农垦报》发表的稿件也多了起来, 一年后调到农场宣传科做专职新闻干事, 到职后如鱼得水, 先后在人民日报、黑龙江日报、农垦报、北大荒文学等报刊杂志发表稿件数篇, 当时设在虎林的《农垦报》调他为驻场记者。
身上的担子重了, 他负重前行, 不但没有停下为农场而歌的脚步, 而且把《农场生活》办的有声有色, 农场出版有困难, 他就带着稿子顶着大烟炮步行前往距场部60公里的密山印刷。有时一天只能吃一顿饭, 一忙一整天, 但当他看到散发着油墨香味的刊物甭提有多高兴了。就在他工作如日中天的时候, 1960年的大精简运动开始了, 他被无情的“简”到了八五〇农场一分场一队从事体力劳动, 春种、夏管、秋收样样都干, 忙的时候还要挑灯夜战, 打场、脱谷、扬场三班倒。虽然如此但还是挺开心, 一有时间还是愿意写上两笔, 稿子依然能在一些报纸上发表, 他感到很欣慰。
罗国士与沈默君
1962年, 铁道兵农垦局所属八五〇农场职工子弟学校成立后, 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农场也在四处寻找能胜任老师职位的人, 后来经过同为驻场农垦报记者张唯的周旋, 农场决定调任罗国士到八五〇农场子弟学校任教。闲暇的时候, 与同校的陈尔真老师探讨沙俄侵略中国的历史。陈尔真是从美国回来的电影专业人才, 对历史和电影制作研究造诣很深。当时八五〇农场子弟学校设在密虎铁路线的虎林县宝东镇, 这个学校大多数老师是转业官兵和中央机关下放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当时称“右派”) , 那时八五〇农场还接纳了吴祖光、艾青、丁聪、胡考、聂绀弩、沈默君等文化名人, 其中沈默君是解放军总政文化部创作室著名的电影剧作家, 他的电影作品《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和《海魂》早已被广大观众所熟悉。1957年, 沈默君被打成“右派”, 下放到北大荒八五〇农场劳动改造。
罗国士和沈默君因在同一学校任教而结识, 因有着共同的写作爱好而成为朋友, 经常在一起谈论文学、话剧、电影剧本等。这时罗国士已经开始创作小说《吾土吾民》, 这部小说的构思和主人公的设计就是当年罗国士担任驻场记者采访铁路修建情况时, 安置屯的老人和老铁兵及部分群众讲述的抗日时期与鬼子如何斗争、较量的故事, 其中有一对抗日夫妻被日伪军抓走后, 他们的孩子在村里好心大娘的帮助下成长起来, 后来成长为一位铁路员工与他的师娘及一位烈士的女儿一起英勇抗日, 终于取得了胜利。日本投降后, 这个故事在铁路沿线村屯流传开来。经过交流, 沈默君得知罗国士还有与人合写过电影脚本的经历时, 沈默君说可以根据这个小说题材创作一部剧本, 罗国士说“可以”, 于是就开始动笔了。沈默君因为当时是“右派”, 不便于出头露面, 就在幕后边策划边指导, 两人用了半年多的时间, 在八五〇农场宝东中学就把剧本写成了, 起名为“自有后来人”。不久沈默君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搞电影剧本创作。在分别的日子里罗国士被错牵进反革命队伍, 在虎林关了14个月, 后来又成了监管对象, 经常挨批斗。那时农村实行一元化领导, 再后来把八五〇农场子弟学校更名虎林市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