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群文联读(导学案)+高一语文(统编+必修上册).docxVIP

【高中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群文联读(导学案)+高一语文(统编+必修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词与乐相得益彰 豪放与婉约各美其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群词联读导学案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品味词作,把握词人的抒情形象及表达技法,感受词人的精神世界。 2.反复诵读词作,通过为词配乐,把握词的意境和情感,感受宋词的不同风格。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难点 1.重点:知人论世,品味词作,鉴赏词作,感受词人的精神世界。 2.难点:为词配乐,把握词的意境和情感,感受宋词的不同风格。 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学习任务一: 1.查阅并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词”“词牌”“豪放”“婉约”等相关语文知识。 2. 借助搜索工具或其他工具了解辛弃疾、李清照的生平和两首词的写作背景。 课中学习任务一:听名家诵读,把握情感基调 欣赏名家诵读视频,整体感受词作情感与风格。 学生自由朗读两首词作,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谈初读感受,请以“我喜欢《XXX》这首词,因为它……”的句式接龙表达。 根据两首词作,小组交流你所理解的豪放与婉约。 课中研读词作,探究思想情感 1.结合注释,理解字词,读懂大意。 2.诵读词作,把握词的意境和情感,感受词人的精神世界,并完善以下表格。 篇目 意象 意境 情感 风格特点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 3.在深入把握词作情感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揣摩情感的投入与朗诵技巧的运用,师生共同商讨诵读方面的要点。 4.学生根据指导,进行诵读训练。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任务: 准确理解两首词的思想内涵,体悟词人的情感意蕴,熟读成诵。 调动知识储备或借助搜索引擎,为两首词匹配合适的朗诵背景音乐。 学习任务三:美读词作,感受词作艺术魅力 1.用典是辛弃疾词的特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用典极具代表性。请同学们用圈点勾画法找出文章的用典,并指出这些典故的来源及其作用,填写表格。? ? 古人 古事 用典意图 情感 ? 2.“愁”,是《声声慢》的主旋律,这无处可寻,无处不在、无可奈何的忧愁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词人是怎样写愁绪、愁情、愁心的? 提示:可以从字、词、句入手,可以从意象、意境入手,可以从表现手法入手,可以从结构入手。请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 词作内容 艺术技巧 艺术效果 学习任务四: 配乐朗诵,创新演绎方式 1.集思广益:学校举办的“古诗词配乐大赛”鼓励创新表达和多样化演绎,请简要阐述你的方案构想。 2.小组合作:从以上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要求自由组队,明确分工,确定活动形式,设想预期成果。 小组名称 小组成员 具体分工 预期成果 所选音乐 备注 3.班级预演:各小组进行演绎,评价、完善、推选参赛。 可利用下列古诗词配乐朗诵评价量表推进创作: 评价角度 评价标准 得分 备注 内容 主题鲜明,思想性强 情感 情感饱满,表达真挚 节奏 节奏准确,富有韵味 技巧 入情入境,有感染力 配乐 音乐与诗词相得益彰 创意 创新表达,创意演绎 风采 衣着得体,仪态大方 推荐学习资源 梁衡《把栏杆拍遍》《乱世中的美神》 刘明澜《论宋词词韵与音乐之关系》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学后反思 自我测评 答案 课中学习任务一:听名家诵读,把握情感基调 1. 预设: 引导学生把握词作感情基调与词作风格,如《永遇乐》悲凉、悲壮、悲愤,风格豪迈苍凉;《声声慢》愁苦、悲愁、哀痛,风格婉约缠绵。 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 xiè )/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gē)/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 bì lí)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qī)。乍(zhà?)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示例: (1)我喜欢《永遇乐》这首词,因为它写英雄人物,忆历史事件,抒英雄气魄,内容丰富,气势雄浑,而意境沉郁。 (2)我喜欢《声声慢》这首词,因为它哀伤到极致,音律和谐,声声悦耳,优美中渗透着凄凉,令人难以忘怀,回味无穷。 (3)我喜欢《声声慢》这首词,因为它用最平常、最简练的生活化语言精确地表现了复杂微妙的心理和情感活动,值得反复品味。 4.示例: 豪放词直抒胸臆、荡气回肠,有一种“快意恩仇”的江湖意气;婉约词百转千回,像一小女生在诉说自己的心事,表现方

文档评论(0)

xftxxy5089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我是一个从事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