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容器讲稿.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JB/T4731-2005钢制卧式容器适用范围 JB/T4731适用于设计压力不大于35MPa,在均布载荷作用下,由两个对称的鞍式支座支承的常压及受压卧式容器,它不适用于: ——直接火焰加热及受核辐射作用的卧式容器;——经常搬运的卧式容器;——带夹套的卧式容器;一一作疲劳分析的卧式容器: 卧式容器设计是先根据操作压力(内压、外压)确定壁厚,再依据自重、风、地震及其他附加载荷来校核轴向、剪切、周向应力及稳定性,卧式容器设计还包括支座位置的确定及支座本身的设计。 3设计的一般规定3.5设计载荷(a).长期载荷设计压力内压、外压;液体静压力; 容器质量载荷一一自身质量,容器所容纳的物料质量,保温层、梯子平台、接管等附件质量载荷。 (b).短期载荷风载、地震载荷(一般取地震载荷),水压试验充水重。 关于风载荷的考虑:卧式容器高度较低,风载荷与地震载荷相比较小。另外,卧式容器支座在轴线方向的承载能力远小于垂直轴线方向的承载能力,故仅校核鞍座轴线方向的外载荷。而卧式容器在筒体轴线方向的风载荷一般小于垂直轴线方向的风载 荷,故本标准对风载荷予以忽略。但对于平坦,开阔且风载荷较大的地方,对垂直卧式容器筒体方向的风载荷引起的的地脚螺栓载荷应考虑予以校核。 (c).附加载荷在JB/T4731的附录A中增加有卧式容器上的附加载荷。这是考虑卧式容器上设有立式设备,如换热器、精馏柱、除氧头、液下泵、搅抖器等附属设备(高度均小于10m)时,它对卧式容器圆筒体产生附加弯矩及支座反力。实质上,附加载荷也是一种长期载荷。 i=j3.6厚度附加量CC=C1+C2C1----钢材厚度负偏差,mm;C2—— i=j 3.6厚度附加量C 钢板或钢管的厚度负偏差按相应钢材标准的规定。当钢材的厚度负偏差不大于0.25mm,且不超过名义厚度的0.6%时,在计算中负偏差可忽略不计。 I三」3.6.1腐蚀裕量C为防止容器元件由于腐蚀、机械磨损而导致厚度削弱减薄,应考虑腐蚀裕量 I三」 3.6.1腐蚀裕量C 定如下: a)对有腐蚀或磨损的元件,应根据预期的设计寿命和介质对金属材料的腐蚀速率 确定腐蚀裕量;b)卧式容器各元件受到的腐蚀程度不同时,可采用不同的腐蚀裕量;i=jc)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卧式容器,腐蚀裕量不小于1mm。 i=j 3.7卧式容器筒体加工成形后不包括腐蚀裕量的最小厚度按下列规定: a)对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制卧式容器,不小于3mm;b)对高合金钢制卧式容器,不小于2mm。 3.8不锈钢复合钢板的许用应力: (a)对于复层与基层结合率达到JB4733规定的B2级以上的复合钢板,在设计计算中,如需计入复层材料的强度时,其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 [b]151+[b]t52[b]1=1251+52 (b)对于未与卧式容器壳体壁连成整体的耐蚀衬里层,在设计计算中不考虑耐蚀衬里层的强度。 9对于地震载荷与其他载荷组合时,壳壁的应力允许不超过1.2倍的许用应力。 3.10对于卧式容器,如需选用GB150以外的钢材,应符合GB150附录A规定。 3.13材料 卧式压力容器材料应GB150规定;卧式常压容器材料应JB/T4735规定 鞍座,焊在受压壳体上的重要内件,加强圈等非受压元件用钢应符合下列表中规定: 使用温度°C 选用材料 许用应力官]saMpa 0~250 Q235-B 147 -20?250 Q345 170 -20 16MnR 鞍座垫板材料应与壳体材料相同;地脚螺栓宜选用符合GB/T700规定的Q235或符合GB/T1591规定的Q345。 如采用其他碳素钢,则ns=1,6;如采用其他低合金钢,则nsN2.0。 3.14鞍式支座卧式容器支座采用JB/T4712标准鞍座时,在满足JB/T4712所规定的条件时,可免去对鞍座的强度校核;否则进行强度校核。 4结构1支座形式卧式容器的支座大多为鞍式支座,三鞍座,很少使用圈座。 JB/T4731主要对双鞍座对称布置情况作了规定。 卧式容器支座采用鞍座时,无论双、三或多鞍座,都必须只有一个为固定支座,其余为滑动支座,以减少圆筒体因热胀、冷缩或圆筒体及物料质量引起的对支座产生的附加载荷。 对双鞍座,固定端多选在容器接管较大、较多的一侧。对三鞍座,固定端选在中间支座以减少滑动端的位移量。 滑动端支座下的基础面应埋设钢平板,对伸缩频率较高的可在鞍座底板与基础面平板间设滚动柱。 采用混凝土鞍座时,容器支座区应焊有衬板,并用定位板限制容器的转动:容器支座区的衬板或鞍座加强板与圆筒体焊接时,应采用连续焊,但在最低处,在板的两侧需留有50mm长不焊。 卧式容器的鞍座间距: AW0.5Ra时,鞍座邻近封头,可降低鞍座截面处圆筒轴向应力、鞍座边角处和鞍座加强板边缘处的周向应力; 增大A值有利于降低圆筒中间处的轴向应力,当A=0.207L时,支座与圆

文档评论(0)

ld5215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