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案例星巴克是如何进行公司治理的.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案例星巴克是如何进行公司治理的 对星巴克而言,品牌不过是其价值观和文化的外延,而治理方法是他主要依靠的力量。 星巴克的股权分散史 1.股权和控制权相对集中(1971~1992年) 从1971年创立到1985年霍华德·舒尔茨离开星巴克,整个星巴克的股权和控制权几乎都掌握在同样的人手里,即股东。 1987年,霍华德·舒尔茨在当地投资者的帮助下以400万美元购买了星巴克的全部股份后,公司的控制权几乎在他一个人手中。 1989年,公司允许全职和兼职员工购买公司股份,这是公司股权走向分散的开始。 2.股权和控制权分离(1992年至今) 1992年,星巴克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股票代码为:“SBUX”,公司的股票可以在二级市场公开交易。这是公司股权结构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其后公司分别在1994年、1996年、1999年和2001年进行了四次2∶1股票分割,使得股权以很快的速度分散。由于星巴克公司注意股权的均匀分散,防止股东掌握过多股份从而有实力干预公司经营,因此公司控制权始终掌握在高层管理者手中,初步实现了股权和控制权的分离。 1993年和1995年,公司两次发行共计24.55亿美元,利率为4.5%的可转换债券,并分别于1996年和1997年将这些可转换债券转成普通股。 到2003年,公司共有股东12000余人,其中没有一个人持有的股份超过3%。这说明现在星巴克的股权已经完全分散,拥有公司0.5%以上股权的人就可以算是大股东了,这使得公司控制权仍然牢牢掌握在高层管理者手中。 星巴克的股票期权制度 星巴克在1991年就设立了股票投资方案,允许员工以折扣价购买股票,所有员工都有机会拥有公司的股份。由于股票价格不断地上涨,公司给员工的期权价值也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星巴克实行股权激励计划,与其人力资源政策有关。公司人力资源主管曾指出:“本公司采取以员工进取心为重心的管理方式。”为了争取员工向心力,公司1991年开始实行优先购股权,1995年又实行了股票购买计划,让员工站在与经营者相同的立场上,真正成为企业的“合伙人”。公司约一半员工参与了其中一个或全部计划。 星巴克公司规定:只要是从4月1日到当年财政年度结束前受雇,在这期间工作时间不低于500小时,1月份分配购股权时仍在公司工作的员工都可享受到优先购股权,员工获得的购股权股票数额是工资的一定百分比;任何工作90天以上,且每周至少工作20小时的雇员都能以15%的折扣购买公司股票,支付的现金从工资单中扣除。 星巴克是第一家,也是为数不多的向兼职员工授予优先购股权的私有公司。虽然实际上许多员工在拿到股票之前就离职了,但是这个一般只针对科技新贵的举动,还是对占星巴克员工2/3、收入从最低工资起跳的以小时计薪的兼职员工很具鼓舞作用。 除了持股计划以外,公司所有雇员还享受健康、牙齿和视力保险以及职业咨询、带薪假期和产品折扣等福利优惠。这些福利政策使得该公司在零售行业独树一帜。很多相似的公司都不愿意向兼职员工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但星巴克公司认为这样做值得,因为2/3以上的雇员都是兼职。这个举动不但成为管理经典,甚至惊动了美国政府。1994年,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邀请霍华德·舒尔茨会谈,向他请教星巴克的医疗保险计划。霍华德·舒尔茨当初大概没有想到,照顾好员工的利益竟使他成为白宫的座上宾。 星巴克的人力资源管理和薪酬一体化提升了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优先购股权计划不仅吸引到许多优秀人才,还保持着较低的离职率。现在它的年平均离职率在60%左右,与美国流通业或餐厅一般高达100%~400%的流通率相比,这是一个相当低的水准。对员工的多次满意度调查表明:员工非常喜欢为星巴克工作。 星巴克的董事会及其委员会 1.董事会 ?? 星巴克董事会的结构和功能符合典型美国上市公司的特征,是单层董事会制公司治理结构。美国的股票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和董事会有严格的规定,很多公司根据自身情况还制定了内部规定。 星巴克关于董事会的内部文件规定董事会成员为9~12人。现任的董事会成员有11人,其中3人是内部董事,分别任公司的首席全球战略官(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和高级副总裁;另外8人是外部独立董事。美国的证券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董事会中的独立董事比例要求为50%以上,并且对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做了严格和清晰的规定,以保证独立董事能够真正“独立”行事及代表股东的利益。星巴克内部甚至还规定,独立董事在任职期间,必须持有公司20万美元市值的普通股票,以保证独立董事与普通股东利益的一致性。 2.委员会 ? 根据纳斯达克的要求,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内部必须设立三个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相应的,星巴克在其董事会内部设立了审计和规范委员会、薪酬和管理发展委员会、提名和公司治理委员会。 为保护委员会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纳斯达克要求所有委员会的委员必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