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诞生礼。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诞生礼包括求子、怀孕、催生、三朝洗三、满月—生男:弄璋之喜;生女:弄瓦之喜
冠礼 :冠礼是成人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
“男子二十而冠”,冠礼要为冠者加三种形式的冠:
(1)缁布冠;以为首冠者从此可拥有治人权;
(2)皮弁:便是从此具有参与战事的权利和服兵役的义务;
(3)爵弁:表示其从此有了参加宗庙祭祀的资格和权利。
婚礼
七去:是离婚的规定。“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婚礼中的六礼:
纳采:男方请媒人到女方提亲,并准备礼物请女方收下。
问名:纳采之后,男方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年月日,然后到祖庙占卜吉凶,卜到吉兆后,再进行下一个程序。
纳吉:男方卜得吉兆以后,准备礼物请媒人通知女方,决定缔结婚姻。
纳徵:即纳决定缔结婚姻关系以后,男方准备聘礼送给女家。
请期:纳徵以后,男方选定吉日作为婚期,准备礼物送往女方家中,请求其同意。
亲迎:新郎亲自到女方家中迎娶
丧礼:五服
在九族亲属中,如果有人死去,与之有亲属关系的人要行不通时间不同服装的丧礼。这种丧礼分为五类, 叫做“五服”。其中第二类有分四个等级,所以又叫做“五服八等”。
1、斩衰: 五服中最常见的一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不缝衣边的丧服,手执粗竹杖(俗称哭丧棒),脚穿草鞋,丧期为三年,即两周年。 这是最终的丧礼,通常适用于子为父母(包括继母、嫡母),承重孙为祖父母、妻妾为夫。(《仪礼》: 父为嫡长子,子为父,不包括母)。
2、齐衰: 五服第二等。以熟麻布制成,缝边整齐。具体又分四等:
(1)齐衰杖期:粗麻衣缝边,执削杖,即孝杖,为桐木。丧期一年。适用于:夫为妻、嫡子为庶母; (2)齐衰不杖期:手不执杖,其余同上。适用于孙为外祖父母、侄为伯叔父母、已出嫁女为父母、男子为 兄弟; (3)齐衰五月:适用于曾孙为曾祖父母; (4)齐衰三月:适用于玄孙为高祖父母。
3、大功: 衣用熟麻布,色白,丧期为九月。适用于已婚姑、已婚姐妹、堂兄弟,已婚女为伯叔父母及兄弟。
4、小功:衣用较粗熟麻布,丧期五月。适用于伯祖、叔祖、堂伯叔父、从堂兄弟。
5、缌麻:衣用精细熟麻布,丧期三月。适用于外祖父母、岳父母、表兄弟。 出服:同一高祖的子孙,有互服丧的规定。亲属关系超过五代,不再为之服丧,叫做出服,或出五服。
对于五服的评价:
(1)亲丧:(重视亲人)由亲疏远近决定了丧服的等级差异。所谓“五世而迁”。 (2)尊尊:(尊苟又尊长、尊嫡)由嫡长子主持丧祭。 (3)男女有别,男尊女卑。
过年:腊月二十三
“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迎年关” 农历十二月(腊月)二十三日,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俗称“祭灶”,即祭灶君,“五祀”之一。
端午节的6个习俗:驱邪除害、祛凶引福
挂艾叶,挂端午索,吃粽子,赛龙舟,帖福图,喝雄黄酒
冬至:消寒健肾
食俗---入冬吃的食品,以进补为主,有顺阳助阳的象征意义,以食取暖,以食治病。入冬要吃饺子馄饨,吃汤圆、年糕、赤豆粥,吃冬至肉(羊肉、狗肉、腊肉)、冬至团等,这些食俗也都有很多民间传说和由来。
活动---数九:
“ 九九消寒图”,在冬至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寄望于它,来预卜来年丰欠。这图是一幅梅花图,画一枝梅花.上面有81个花瓣(代表九九八十一天)。每过一天就用笔染一个花瓣。待过完这8l天,81个花办也全染过了,春天也到了。
“九九消寒迎春联” :“道光初年,御制‘九九消寒图’,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字皆九笔也。懋勤殿双钩成幅,题曰‘管城春满’==宫廷“熬冬”
二十四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跪拜礼:稽首、顿首、空首
(九拜:这九种礼拜方式分别叫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
古人认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礼的意思。按照周代礼仪的规定,当时对跪拜的动作和对象,作了严格的规范,共分稽首、顿首、空首,称为“正拜”。
行稽首礼时,拜者必须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首到地,稽留多时,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重的礼节。一般用于臣子拜见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礼仪。(后来,用于僧人举一手向人们行礼,也称“稽首”)==对长辈上级
行顿首礼时,其他和稽首相同,不同者拜时必须急叩头,其额触地而拜。一般用于下对上的敬礼。(“顿首”两首,后来也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也有首尾都用的,表示对人家恭敬。)==对平辈同级
行空首礼时,双膝着地,两手拱合,俯头到手,与心平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