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仿真预测知能闯关 第七单元第13讲 新人教版中学教育高考.docxVIP

高考历史总复习 仿真预测知能闯关 第七单元第13讲 新人教版中学教育高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A.①②③④C 、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A.①②③④C.②①④③B.①③④② 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 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 A.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B.棉布因其实用性广为流行C.棉布 . 2013高考总复习历史(广东专用)仿真预测知能闯关 第七单元 第 13讲 1.(2011·高考福建卷 ) 下图所示坎儿井( 井渠) 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 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 )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 C。本题可以用排除法。坎儿井出现在我国西汉时期,而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 期就已经出现了都江堰等灌溉工程,故排除②,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2.(2010·高考浙江卷 ) 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 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 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 农民生活艰辛 B. 土地兼并严重 C. 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 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解析:选 B。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 力。材料反映了农副产品的买卖关系,“新丝” “新谷”体现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反映了农民的悲惨境遇,故 A、 C、 D三项都可以从材料中反映 出来。而土地兼并严重从材料中反映不出来。 3.(2010·高考安徽卷 ) 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 年度十大考古新发 现”之一。下图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 . .专业. ——河南、景德镇窑——江西、耀州窑——陕西。所以,符合题意的制”,不是“公有制”,排除B项。故选 ——河南、景德镇窑——江西、耀州窑——陕西。所以,符合题意的 制”,不是“公有制”,排除B项。故选D项。7.(2012·徐 兼并现象严重D.井田制遭到破坏解析:选D。材料信息反映了在“ )14.(2012·安徽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雍正帝 . 解析:选 C。青花瓷最早出现于元朝,不可能在汉墓中出土,故 C项错误。 4.(2011·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 ) 青铜器反映了古代高超的铸造工艺,是人类智 慧的结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铜是一种铜锡化合物 B.青铜器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时期 C.青铜比纯铜的硬度低 D.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青铜制品 解析:选 D。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故 A项不正确;青铜器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 出现,故 B项不正确;青铜比纯铜的硬度高,故 C项不正确; D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5.(2011·高考浙江卷 ) 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下图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 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 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 ) A. ①②③④ C. ②①④③ B. ①③④② D. ③②④① 解析:选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定窑——河北、钧窑——河南、景德镇窑——江西、 耀州窑——陕西。 所以,符合题意的只有 D项。 6.(2011·高考浙江卷 ) 有学者根据材料一 “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 煤) ,无一家 燃薪( 木柴) 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 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 在京( 汴都) 官员柴、炭各有差,柴 578 万,炭 585 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 最为合理的是( ) A. 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 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 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专业. ,经济繁荣,经济重心仍在北方;安史之乱后,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的结论难以成立.专业 ,经济繁荣,经济重心仍在北方;安史之乱后,北方社会动荡,南方 的结论难以成立.专业..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 农业劳动力的流失C.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D.引导农民提高耕作 析这些特点所反映的社会状况。(2)根据材料2,归纳历史上淮北 .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解析:选 B。材料一仅用一段文字材料就得出结论,显然材料不充分,材料二作为反驳 材料一的根据是有力的,所以, B项正确。 一、选择题 1.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市菜一束郭门。 问之, 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 曰: ‘尔有地而市菜, 惰农也。 ’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 ” 张乖崖的做法本质上是为了( ) A. 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 避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全老师资料杂货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名师,欢迎下载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