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件: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德高姚敏娟).pptx

高中语文课件: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德高姚敏娟).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比较鉴赏题解题指导;任务一:梳理真题明方向 (2014浙江卷)22.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2015浙江卷)2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 (2016浙江卷)2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2018浙江卷)20.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2020浙江卷)20.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 (2017北京卷)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019全国卷3)1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2010年:拟人 2011年:以情相问以景作答(设问)、化抽象为形象、意象的叠加 2012年:比喻、比拟、对比 2013年:对比 2014年:抒情方法(借景抒情、用典、直抒胸臆) 2015年: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2016年:叙事特色(对比、角度、寓情于事) 2017年:叙述与对比特色 2018年:点染 2019年:环境描写、衬托、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2020年:翻新脱妙 ;书本中的术语 ;任务二:探究典题找方法;参考答案: ①王诗以“忆”字引发联想,由眼前菊转向山中菊; (1分)描写山中菊花伴虫而居、忍寂耐寒、清雅孤傲的形象,拓宽意境,丰富菊花形象; (1分)借此寄托弃绝名利、超脱世俗之情。(1分) ②唐诗用议论转入现实, 由想象中的故园菊回到眼前篱落菊; (1分)描写自己身为天涯客遥思故园菊花幽寂开放的情景; (1分)借此寄托欲摆脱世俗羁绊归隐故里而不得的落寞情怀。(1分) (评分标准:每点3分,其中揭示转换1分,概括转换后的描写内容1分,指明情感寄托1分);(2020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9—20题。 秋江送别 [唐]王勃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20.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后者写法的妙处。(6分);参考答案: ①意象运用上,王勃诗的意象隐于句内;王昌龄诗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富有象征意义(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意境开阔。②空间处理上,王勃诗化近为远,强调心理距离之远,为送别诗传统写法(如谢朓诗有“何况隔两乡”);王昌龄诗则化远为近,强调心理距离之近,是创新性的表达。③抒情方式上,王勃诗以议论直接表达,意尽句中;王昌龄诗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余韵悠长。 (考生从写作方式(如句式、虚实等)、情感表达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可酌情给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凉州词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陇西行 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参考答案: 《凉州词》:一、二句用“美酒”“夜光杯”“琵琶”几个意象写出了盛宴的豪华气派和热烈场面,三、四句极写征人的乐而忘忧。虽然诗歌表现了战士的豪放旷达,但也反映出深深的哀痛。诗人在“乐”和“忧”的对比中表现了反战的主题。 《陇西行》:一、二句用“誓扫”“不顾身”等词语写出了战士们的视死如归,三、四句写后方女子对前线丈夫的思念,在“实已战死”与“梦里团圆”的对比中写出战争的残酷,表达了反战的主题。(或“战士已成白骨,但白骨作为活人还生活在妻子团圆的梦境里。战士久死的现实与亲人苦苦的期盼形成强烈对比,深切地表达了对战争的批判。”(答案开放,言之成理即可。);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问题。(8分) 酒泉子 (宋)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酒泉子 (宋)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问:这两首词在描写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 第一首:①多感官描写。“渔舟”“笛声”“白鸟”,采用视听结合,描绘西湖雅致的秋景。②动静结合。“渔舟”“芦花”为静景,“忽惊起的白鸟”为动静,动静结合,画面具有情味;③白描。写景全用白描,用笔淡炼,选景高洁,画面清闲,寄托词人的“归隐湖上”的思想。第二首:①夸张。“来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