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游白水书付过》文言文阅读.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绍圣①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②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③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④为潭,深者缒石⑤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⑥,观山烧⑦,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⑧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苏轼《游白水书付过》) 【注释】 ①绍圣:北宋哲宗的年号。绍圣元年,苏轼被贬惠州。 ②白水:山名。过:苏轼第三子,名过。 ③殆:大概。 ④辄(zhé):就。 ⑤缒(zhuì)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 ⑥倒行:顺来路回去。 ⑦山烧:一说夕照景象,一说山火。 ⑧余甘:橄榄的别称。 【参考译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大概能使东西熟透。沿着山路向东走,在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道瀑布高七八十丈。山路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处都是潭水。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拴住石头从上往下送入五丈,还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又惊又喜。水边的悬崖上有几十处巨大的脚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 傍晚时我们顺来路返回,欣赏山上的火烧云,十分的壮观。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山走过几条山谷。到了江边,此时月亮从山后面出来,在江心划船,用手拨弄水中玉碧明珠似的月影。回到家已是二更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回头看自己的影子,凄凉之感涌上心头,就再难安眠。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苏东坡记。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①循山而东.向东 ②暮.归倒行傍晚 ③掬.弄珠璧(用双手)捧着 ④不复甚寐.睡觉(睡着)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沿着山路向东走。东:向东; ②傍晚时我们顺来路返回。暮:傍晚。 ③用手拨弄水中玉碧明珠似的月影。掬:(用双手)捧着。 ④就再难安眠。寐:睡觉(睡着)。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欢喜又畏惧。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雪、雷:名词作状语,像雪花(雷鸣)般。句子翻译为:(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欢喜又畏惧。 3.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描述了苏轼和小儿子苏过泡温泉和游览佛迹院的一天。读后请回答: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 表达了苏轼清素的闲情逸致,以及随遇而安(随缘自适)、旷达乐观(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主旨的能力。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和写作背景。苏轼五十八岁时又一次被放逐,以宁远军团练副使的虚衔,安置在惠州(今广东惠州),绍圣元年(1094)十月初,到达惠州;十二日即游白水山,写了这篇短文。漫笔记录,可见当地风光,表达了苏轼的闲情逸致,以及随遇而安(随缘自适)、旷达乐观(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文档评论(0)

普莱切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助攻语文、政治、历史小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