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届高考生物第二轮生物与环境专题导学复习
胶南一中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导教案
课题:生物与环境编号:11
教师寄语:教师寄语: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没法抵达。
【考纲解读】
种群的数目变化Ⅱ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
用Ⅱ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达Ⅱ
生态系统的稳固性Ⅱ
人口增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Ⅱ
【建立网络】
汇出种群增添曲线及增添率的曲线图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第二营养级的流动状况建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物理模型
抵挡力稳固性与恢复力稳固性关系图解
【热门定向】
热门一、种群数目变化
例1、以下图是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合环境后的增添曲
⑶该种群的增添速率由迟缓到增大是在迁入年后开始
⑸种群数目达到环境条件所同意的最大值的点是,既要获取最大的捕捉量,又要使动物源的更新不受损坏,应当使该动物种群的数目保持在点上。
变式训练1、以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世态系统后,种群
数目增添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目呈“B.若在t2时种群的数目为,则在
t1
j
时种群的数目为
/2
c.捕捉该鱼的最正确时期为t2
D.在t1~t2
热门二、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例2、以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表示图,此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
请据图回答:
⑴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之间不停循环的过
程。
⑵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能量不一样,X代表的生物为;
y的细胞构造与丙中图示生物不一样,y的细胞构造最主要的
特色是。
⑶大气中的co2在甲中图示的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
在甲中图示的处能够分解为co2。
⑷化石燃料除焚烧外,还能够经过门路产生co2。
变式训练2、右图是某丛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
企图,h、i、j、表示不一样用途的有机物,方框大小表示使
用量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进人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各h产生的co2总量相等
B生产者中i的量大于被初级花费者同化的有机物量
流向分解者的可被生产者直接汲取利用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热门三、实验:研究生物某一世理变化的影响要素
课外小组同学发现生长在向光处的蒲公英的叶片较大,
叶缘缺刻小,大部分近于全缘,而生长在隐蔽处的蒲公英的
叶片较小,叶缘缺刻大,大部分呈锯齿状。他们想进一步探
究环境和遗传要素对蒲公英叶形的影响;于是同学们提出如
下三种假定:a.蒲公英的叶形主要受环境要素的影响;b.蒲
公英的叶形主要受遗传要素的影响;c.蒲公英的叶形受遗传
⑴你打算研究的假定是。
⑵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
⑶假如该假定建立,那么实验结果为
。
变式训练1、一种以地下茎生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分别生长在海拔10、500和1000的同一山坡上。在相应的生长发育阶段,同一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明显差别,但不一样海拔的野菊株高随海拔的增高而明显变矮。为查验环境和遗传要素
⑴实验办理:春季,将海拔500和1000处的野菊幼芽同时移栽于10
⑶采集数据:第二年秋季。
假定一: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要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处的野菊株高
。
假定二: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要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处的野菊株高
。
假定三: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和环境要素的共同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处的野菊株高
。
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有很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蛇等动物活动。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
⑴研究小组要估量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纳法;在取样时,
重点要做到。
⑵此农田中新迁入了一种食草昆虫,以下图甲是与这类昆虫种群数目有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
线。请说出种群在B点后死亡率显然增添的原由:⑶请依据图甲在图乙坐标系中画出种群数目的变化曲3、某栽种玉米的农场,其收获的玉米籽粒既作为鸡
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
生产的牛和鸡供人食用。人,牛,鸡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
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栽种玉米的肥料。据
此回答:
⑴请绘制由鸡,牛,玉米和人构成的食品网:
⑵牛与鸡之间竞争关系,原由是。
人与鸡的种间关系是,人与牛的种间关系是。
⑶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所固定的,无机环
境中的碳以形式进入该人工群落。
⑷假定该农场将生产玉米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
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
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奉养
的人数将会,原由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