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之道》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取材于《礼记·大学》)【注】《大学》提出的“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后人称之为“三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后人称之为“八目”。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止而后有定 定:坚定不移B.虑而后能得 得:处事合宜C.欲齐其家者 齐:完备D.致知在格物 格:推究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十二章)B.皆以修身为本 仁以为己任(《论语》十二章)C.欲治其国者 请问其目(《论语》十二章)D.意诚而后心正 人而不仁(《论语》十二章)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提出“大学”的宗旨,并强调它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B.只有推究事物的原理,才能获得知识,进而使自己意念真诚。C.做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修身”。D.只要天子和庶民都以“修身”为本,就一定可以治理好国家。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②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5.选文中的“三纲”与“八目”之间有怎样的内在关系?请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芣苢《诗经·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6.下列选项中,关于两首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芣苢》采用重章叠句手法,全诗三章十二句,却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这种看似单调的重叠,恰恰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B.《芣苢》中六个动词的变化,既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劳动过程,又体现了人们劳作时的欢欣和热情。C.《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从诸孙“入村”写起,详细描绘了劳动的场景,展现出了劳动场景的热烈,令人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以及劳动的欢快。D.《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中“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一句以对比手法写出了久雨初晴、宜事农桑的喜悦。7.对于《芣苢》一诗,王鸿绪等《钦定诗经传说汇纂》引:“此诗终篇言乐,不出一乐字,读之自见意思。”试从诗歌情感这一角度出发,就《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作简要阐释。8.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芣苢》一诗读来好似“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全诗既充满诗情画意,又富有生活气息。你能从《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中,读出哪些乡村生活的气息?请简要分析。9.除了《芣苢》与《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描写古人劳作场景的诗歌还有不少,请说出以下两首诗歌各自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劳动图景。(1)《国风·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洗,浸泡)麻。彼美淑姬,可以晤歌。东门之池,可以沤苎(苎麻)。彼美淑姬,可以晤语。东门之池,可以沤菅(菅草)。彼美淑姬,可以晤言。”劳动图景:(2)宋代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劳动图景:三、选择题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兵弊于楚。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当之矣。”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桓公即使人之楚买生鹿。管子即令桓公告民,藏谷十之六。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主之所以赏有功。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齐私楚也。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至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什至而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训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江苏省宜兴市树人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江苏省宜兴市树人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江苏省宜兴市树人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江苏省扬州市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合作共赢,方能长远(含解析).docx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勇于脱下长衫”,蓄力追逐梦想(含解析).docx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扬慎独赤帜,奋自律云帆(含解析).docx
- 辽宁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9月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docx
- 辽宁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9月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docx
-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乡镇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卷(月考)(含答案).docx
-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含答案).docx
- 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
-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docx
- 四川省眉山市2023年中考真题作文解读及范文:我们都是一家人.docx
- 四川省宜宾市2023年中考真题作文解读及范文:材料作文之成长类.docx
-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训练:“共同携手,走向成功”导写及范文.docx
-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训练:“知错就改,善哉善哉”导写及范文.docx
- 四川省乐山市2023年中考真题作文解读及范文:材料作文之“真善美”.docx
- 上海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