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集团路桥有限公司********项目部 安全风险评估 编制单位 : 项目部 编制人 : 审批人 : 编制时间 : 颁布时间 : 一、编制依据 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试行)交质监发 【2011】217 号; 2、交通部颂发的《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 年版)》、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现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现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规范; 3、《公路施工手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4、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 5、我单位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相关工程的技术总结、工法成果等。 6、依据以上文件、规范、标准及工程实地勘察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 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复杂地形地质条件隧道施工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质量、保工期、保安全、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梅岭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报告。 二、工程概况 (三)、公路设计技术标准 1、公路等级: 2、隧道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隧道建筑限界: 4、洞内路面设计荷载: 5、行车方式:双向行车; 6、通风方式:机械通风; 7、隧道防水等级: (四)、桥梁设计技术标准 1、设计基准期: 2、设计荷载: 3、地震动峰值: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 场地地震动峰加速度(a)<0.05g,对应于地震基本烈度﹤6 度。按 6 度设防; 4、桥面全宽: 5、斜交角: (五)、工程地质概况 1、地层岩性 根据区域地质、野外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和钻孔揭露资料,并结合室内试验结果,隧址区地层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 Q4)和奥陶系新岭组 O( x)基岩。 O 3 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 ) 4 第四系残、坡积层(Q e1+d1):主要由灰色、黄灰色角砾石(含碎石、 4 块石)混低液限粘土、低液限粘土混角砾石、低液限粘土组成,分布于山坡、山谷及基岩区表层,工程性质较差。 奥陶系新岭组(O x) 3 奥陶系新岭组(O x):主要由灰、黄灰色砂岩和灰绿色、灰黑色页岩组 3 成,其中分布有石英岩脉,工程性质相对较好。 2、地质构造和地震动参数 隧址区位于绩溪复背斜的西北翼。由于该地区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岩层状况和地质构造尤为复杂。 本区地震活动不强烈,属于低烈度区,地震频率不高。震动反应谱特征 周期分区为Ⅰ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为<0.05g(相当于原地震烈度<Ⅵ度区)。 3、水文地质特征 隧址区地下水类型可划分为松散堆积物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2 种类型。 松散堆积物孔隙水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山体浅表的松散堆积物孔隙中,地下水赋水性较差, 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入渗,受地表气候影响很大,一般为季节性存在的暂时性水。由于隧址区松散堆积物分布面积小,厚度不大,加上该区地形较陡,横向冲沟发育,大气降水迅速形成地表径流向低洼处排泄,因此此类地下水不易大量富集,水量贫乏,除非在雨季,对隧道施工无影响。 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分为基岩风化带裂隙水和基岩构造裂隙水。 基岩风化带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风化带中,斜坡地段由于基岩面较 陡,排泄较通畅,地下水贫乏。在沟谷地段,基岩风化带裂隙水由于直接接受沟谷水体补给,风化裂隙相对比较发育,连通性比较好,但因风化层厚度多不大,其水量比较有限,对隧道施工影响较小。 基岩构造裂隙水赋存于砂岩、页岩岩体构造节理裂隙中,接受大气降水 补给和层间径流补给,顺风化裂隙、构造裂隙等汇集、运动,在斜坡坡脚及冲沟沟口等局部地势相对较低处以下降泉的形式排泄出露,具近源补给,就近排泄特点。基岩构造裂隙水对隧道的稳定性和隧道的施工均有一定的影 响。 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可采用常规防护。 4、不良地质现象 隧址区无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岩溶等影响场地稳定的不良地 质作用。 5、围岩级别划分 围岩级别Ⅲ 围岩级别 Ⅲ Ⅳ Ⅴ 总长(m) 长度(m) 188 305 446 939 所占比例 所占比例 20.02% 32.48% 47.50% 三、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 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桥梁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及《公路隧道作业要点手册》的有关内容、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建立我标段桥梁、隧道工程风险指标体系。 (一)、桥梁、隧道工程风险评估分级 1、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主要考虑桥梁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桥位特征及施工工艺成熟度等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分类,赋值标准可参见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2、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主要考虑隧道地质条件、建设规模、气候与地形条件等评估指标,评估指标分类,赋值标准可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