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什么是一堂好课.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里,什么是一堂好课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欧拉就给学生上课,中国的大数学家华罗庚、吴文俊、程民德也都上课,还曾给本科生上课。那是真心爱上课,不是被别人要求或指示去上课的。大约,在他们看来,上课是科学家、教授们的天职。华罗庚还为学生写教材,甚至还写一些通俗读物。教授们想必会有同样的心态:科学的未来也是属于年轻人的。并且,很可能正是因这种心态而愿意悉心向下一代传授。 教学是教授的天职,这一点,对于真正潜心于科学的教授们来说,也是不需要他人来提示的。而对于教学,最基本的形式还是上课,不同形式的课程和课堂。所谓搞好教学,说得更实在一点,就是把一堂一堂的课上好。这里,我们也仅从怎样才算一堂好课讨论起。一堂堂课上好了,整个教学质量相信就很有把握了。这是最起码,也是最根本的事项。 一、带着什么去课堂 曾经,我们带着粉笔进课堂,如今,也许还要,也不再要,已经有了一些替代物。 曾经,我们带着课本进课堂,如今,我们带着课件进课堂,也许还带着教案。 实际上,我们还带着一些东西。热爱教学的教授们带着喜悦走进课堂,热爱学生的教授们带着期望走进课堂,带着耕耘与播种的满腔热情走进课堂,也带着一种神圣使命感走进课堂。 也许,还可能带着一脸轻松和一身疲惫走向课堂,而走进课堂之后,一身的疲惫便不见踪影,一脸的轻松会变成满面的春风。 当然,教授们亦必带着丰富的知识、满腹的经纶,带着严肃与自信走进课堂。 教授们常常可以指着自己的脑袋和胸膛,说“我们是凭着良心和智慧而工作” 的吗?能够这样说的,也就会带着良心和智慧走进课堂。一堂课竟带着这么多东 西走进?不就是一堂课、几十分钟吗?可这就是事业,这就是教授们一辈子将依 此而走过的人生。 二、还需带些什么吗 上面似乎说得已经很全面了,教授们几乎带着自己的全部情感和整个心身走进了课堂,似乎应当是足够的了。可是,仍然还可再思索一下:够不够? 中国教育在上世纪 50 年代末至 70 年代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是那场浩劫中灾难最为深重的一块。而这场灾难是从批判“智育第一”开始的但,所谓智育第一, 不过是横加的一项罪名,无数人为制造的罪名中的一桩。其实,智育就是整个教育的一个基础,一切教育良知和美好愿望,智育都承载着。无论对智育多么重视都不为过,只要是真正重视。在理解和分析一个事物的成分时,第一第二常常只具有定量的意义,如果只说第一,也就常常意味着片面而不确切。和谐,协调, 健康,这些关键词,是第一第二所表达不了的。所以在那个充满了“三个第一”、 “四个第一”、“五个第一”的时期,没有和谐,只有残酷;没有前进,只有落后。历史的沉重总让我们在今天说话时去稍加回首。 让我们继续回到课堂上来,这里必有智育,却决非只有智育。在智育上可做的文章很多,在做多了的时候,也不只是智育了。 教授们很可能还需要带着一荷包问题(或疑问,或设问,或询问)走进课堂, 带着满口袋的问题走进课堂。为何还需要带上这种东西呢? 对于知识,学识,见解,在汉语里面还有一个很好的同义词:学问。这个词, 表明我们的先人对学问有极深刻的理解。学问,学问,作为获得学问的过程,正是不断学着询问、疑问、质问的过程;作为结果而获得的学问,正是学会问而结出的果实。学着问,学会问,既是获得学问的过程,也是获得学问的结果。 教授知识,即教授学问,更进一步说,就是教问,教学即教问。教学即教问, 似乎把教学的面说狭窄了,但至少说了八九成。 可以这样思考:假若我们不是带着一荷包问题,假若我们没有准备教学生问, 我们怎么可能有效地教给学生学问(或学识,或知识)呢?我们拿什么教学生学问? 不是说关键在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吗?然而,若是没有问题, 哪来的东西让他们分析和解决?研究与学习始于问题,甚至创造亦始于问题,一堂课未尝不应是始于问题的。 如果没有问题,没有询问和寻问,只是讲述既有的事实、既成的结论,那岂不就等同于照本宣科吗?那恐怕不是大学的教学,至少不是教授的讲课。 三、怎样才算一堂好课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很重要,其实,发现问题更具有前提性,也更重要。分析是学习,解决是学习,发现是更重要的学习。一方面,首先得发现问题,才有可供分析和解决的对象;另一方面,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还包括发现问题的环节,对于已发现的问题的分析,有时就表现为发现比既有问题更深层的问题,发现了更关键的问题,发现了新的问题,并有了更好的条件来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第三方面,一个问题在解决之后,真正做学问的人,不会停留,大半在解决的问题的结尾,还提醒自己和他人:关于这一研究,还有几个可供深入探讨的问题,还留下若干片有待进一步开辟的新天地。 总之,知识的起点是问题,知识的磨研过程中是问题,其后还留下问题。这就是求学,这就是从教。这就是科学发展史。“只要自然科学运用思维,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它就贯穿着种种问

文档评论(0)

mph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谭台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CY11Y3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