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葛根芩连汤合痛泻要方治疗心脾两虚型高血压
葛根连汤是张仲景“伤寒论”的产物。它由甘草、葛根和黄连组成。主要用于外源性病原体,而不是外感病原体。症状表现为身体发热、下力鱼、大便冷热、胸闷、易怒、口干、口渴、出汗、哮喘、脉数等。现笔者将近几年来临床运用此方之体会作一简介, 与同道共参。
1 “养阴折热,五养阴”
案1:蔺某, 女, 49岁, 1993年5月4日初诊。患者五更泻已3年余, 每晨起即厕, 泻势急迫, 泻而后快。到处求医, 偶有缓解。服四神丸非但不效反而加重, 专程来京求治。症见心烦急躁, 夜寐梦多, 舌红苔黄厚且糙老, 脉弦而数。证属木郁克土, 热迫阳明之证。拟用疏调木土、养阴折热之法。方以葛根芩连汤加味:葛根10 g, 黄芩6 g, 黄连2 g, 炒陈皮6 g, 冬瓜皮10 g, 防风6 g, 荆芥炭10 g, 灶心土10 g, 白芍10 g, 蝉衣6 g。忌食油腻海鲜, 服3剂缓解, 7剂而愈。
按:五更泻又称“晨泻”, 一般多认为是肾阳虚衰而致, 故又称为“肾泻”, 世医多以四神丸治之。我师赵绍琴教授说:“五更泻用四神丸不效非肾阳虚衰, 乃肝经郁热, 横犯阳明也”。即《内经》“暴注下迫, 皆属于热”是也, 唯葛根芩连汤直折其热而效。黎明为阳气发动之时, 于四季为春, 肝胆所主之时, 病发于此时, 是为木旺克土。寅卯属木, 厥阴阴尽而少阳初生, 肝经郁热暴发, 辄乘土位, 脾胃升降失司, 故而腹痛泻泄。
本案患者苦于五更泻已3年余, 故仿师法定其病机为肝胆郁热下迫阳明, 方用葛根芩连汤合痛泻要方为治。葛根芩连汤泻阳明之热而坚阴止利, 痛泻要方抑木扶土, 二方合用以治五更泄疗效甚佳。
2 阳化气气用阳病阴治泻热—凉血化瘀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案2:葛某, 女, 50岁, 1997年10月18日初诊。患者于1995年初患感冒后, 高热不退, 心悸, 气短, 经检查心率100次/min, 心电图不正常, 医院以“病毒性心肌炎”收入住院。治疗两月余, 高热虽退, 但低热不除, 心悸, 气短, 头晕时作, 到处求医, 疗效不佳, 专程来京求治。刻诊:面色惨白, 心悸气喘, 头目眩晕, 自汗出, 稍加活动, 症状加剧, 并经常晕倒在地, 心前区闷胀, 心烦急躁, 夜寐不安, 大便稀溏不爽。体温37.2℃, 舌红苔白厚腻, 脉象乍大乍小, 乍迟乍疾, 结代不匀。证属湿热蕴郁, 深入血分, 气机阻滞。拟以清热化湿, 凉血化瘀, 疏调气机。处方:葛根10 g, 黄芩6 g, 黄连2 g, 荆芥6 g, 防风6 g, 丹参10 g, 藿香梗10 g, 紫草10 g, 金银藤10 g, 鸡血藤10 g, 炒山栀6 g, 生地榆10 g。7剂, 水煎服。
二诊:10月25日。药后大便不爽, 仍低热汗出, 心烦寐差, 脉结代好转。舌红苔白厚, 仍以前法进退。药用葛根10 g, 黄芩6 g, 黄连2 g, 丹参10 g, 赤白芍各10 g, 白头翁10 g, 香附10 g, 紫草10 g, 金银藤10 g, 牡丹皮10 g, 生地榆10 g, 防风6 g。7剂。
三诊:11月2日。药后大便成形, 低热退, 汗出止, 心悸气短减轻, 仍心烦急躁, 眠差头晕。舌红苔薄白, 脉偶有结代。药用葛根10 g, 黄芩6 g, 黄连2 g, 炙甘草10 g, 白头翁10 g, 炒枣仁10 g, 蝉衣6 g, 僵蚕10 g, 片姜黄6 g, 炒枳壳6 g, 竹茹6 g, 防风6 g。7剂。
四诊:11月9日。药后精神好转, 饮食二便正常, 时有心烦急躁, 夜寐梦多, 舌红苔白, 脉濡滑且数。再以前法佐以养血育阴方法。药用葛根10 g, 黄芩6 g, 炙甘草10 g, 丹参10 g, 赤白芍各10 g, 蝉衣6 g, 僵蚕10 g, 片姜黄6 g, 防风6 g, 炒枳壳6 g, 炒枣仁20 g, 当归10 g, 沙参10 g, 麦冬10 g, 焦三仙各10 g。药后精神较佳, 心情舒畅, 面色渐见红润, 带药20剂, 返回故里。
按: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实质或间质局限性或弥漫性炎性病变。临床上不但可以引起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少数病例可以导致猝死或心肌病, 直接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中医根据其常见的临床症状和特点, 将本病归属于“心悸”、“胸痹”、“怔忡”等证的范畴。
本案之脉象是乍大乍小, 乍迟乍疾, 结代不匀, 古人称此脉为“鬼祟脉”, 实质为湿热蕴郁, 深入血分, 气机阻滞, 怪脉乃生, 病似鬼祟, 是一种心衰之表现。
此患者有发热汗出、心悸气喘、大便稀溏等症状。仲景云:“太阳病, 桂枝证, 医反下之, 利遂不止。脉促者, 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 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葛根黄芩黄连汤是解肌透热、清里、升清降浊、疏调气机之方, 药后热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