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叫什么?
1984 年 12 月 27 日,我国南极考察总指挥陈德鸿、南极洲考察队队长郭琨、副队长董兆乾和有关人员登上南极洲的乔治岛。他们是我国南极考察队的第一批登岛人员。为试选中国南极长城站站址,他们于下午 1 时乘海豚式直升飞机离开停泊在乔治岛民防湾的“向阳红十
号”科学考察船,到乔治岛上察看地形。他们先后到达岛上的 10 多个地方。
12 月 27 日晚上 7 点 40 分钟,我国另一批南极考察队员乘“长城二号”登陆艇登上乔治岛,进行建站选址的一些具体工作。
12 月 29 日 21 时 50 分(当地时间),经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批准,中国南极长城站站址选定在此地的菲尔德斯半岛上,方位是南纬62度13分,西经58度55分。
12 月 31 日上午(当地时间),中国南极长城科学考察站的奠基典礼隆重举行。
长城站位于乔治岛的菲尔德斯半岛上,它面临民防湾中的一条小湾,这条小湾已被中国南极考察队命名为长城湾。长城站背靠终年积雪的山坡,水源十分丰富。这里地势开阔,滩涂约长 2000 米,宽约
300 余米,是企鹅自然保护区、鸟类自然保护区、鲸鱼保护区、植物和化石保护区。这里,在夏季还能看到成片黄绿色的地衣和苔藓,是科学家进行考察的理想场所。
奠基典礼是在庄严的中国国歌声中开始的。全体考察队员穿着红色、蓝色的羽绒考察服,戴着印有“中国”字样的红色帽子,整齐地
站立在五星红旗下,心情无比激动。当南极考察队总指挥陈德鸿等同志把从祖国带来的奠基石竖立在南极洲的土地上时,全场欢腾。
陈德鸿说:“我们今天的奠基,是为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奠基,是代表 10 亿中国人民在南极奠基,以便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贡献。”陈德鸿号召全体考察队员不畏艰难困苦,发扬顽强拚搏精神,早日建成中国南极长城站,向党和祖国人民汇报。
陈德鸿总指挥宣布,任命郭琨为中国南极长城站站长,董兆乾、张青松为副站长。
1985 年 2 月 14 日晚 22 点(当地时间,北京时间 15 日上午 10 点),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建设全部完成,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已经崛起在南极洲乔治岛的土地上。
1985 年 2 月 20 日上午(当地时间),南极长城站落成典礼在大雪纷飞中举行。这标志着我国南极科学考察进入一个新阶段。
南极乔治岛银装素裹,中国长城站的桔红色主体建筑物上彩旗飘扬,南大洋考察队、“向阳红 10 号”考察船船员和参加长城站建设的其他人员分别乘着小艇和直升飞机来到了长城站。落成典礼开始的时候,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片欢腾。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徐徐升起,飘扬在南极洲上空。
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主任武衡首先宣读了国务院的贺电。他说, 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建成填补了我国科学事业上的一项空白,为我国将来对南极进行系统的考察、进一步加强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和平利用南极造福于全人类奠定了基础。他代表全国人民向为祖国争得
荣誉的考察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武衡对在这次建站和科学考察工作中给予合作与支持的各友好 国家表示感谢。他说,南极条约要求各国在南极科学考察中进行友好的国际合作、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贡献,我国将信守南极条约, 并与各有关国家的南极科学考察站和科学家们紧密合作共事。
1985 年的今天
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建成
我国科学家建起了中国南极长城站
1985 年 2 月 20 日, 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胜利建成,标志着我国南极科学考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座南极考察站是我国南极健儿在短短的 6 天内经过顽强拼搏、昼夜奋战建设起来的。加
上从两艘万吨轮卸下 500 吨建站物资和器材的时间, 也仅仅用了 45 天,
长城站的落成,结束了我国南极考察初期的帐篷时代,考察队员们再也不用住在简陋的充气帐篷里忍受风雪之苦了。
长城站是我国在南极的第一个科学基地,每年都有科学工作者来这里度夏或越冬,从事各项专题性的考察,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各种设施却缺一不可,因此有人称长城站是一座微型的袖珍城,真是一点也不夸张。
这里有长 20 多米,宽 10 多米的气象观测场,安装有各种气象观测器, 它的气象观测记录从 1985 年元月开始持续不断,为南极气象科学研究积累了宝贵资料。坐落在站区西北角的发射天线和东南端的接收天线,以及分别高达 28 米和 24 米的菱形天线塔,构成长城站的耳目。站区北部有一座发电房,这是长城站的心脏,负责全站的供电工作。在:号楼的后方,有贮放各种食品的库房,和贮放鱼肉鲜货的冷藏库,此外,在站区东部有一幢绿色木板房——原为长城餐厅,现在也是仓库。
长城站位于南极的乔治岛,我国科学工作者之所以在这里选址建站, 是因为这里有充沛的淡水源。在站区西部、西南和南部,宽浅的山涧洼地里散布着 3 个小淡水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