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 文学瑰宝 一、国学概论 章太炎曰: 本体是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传奇;治国学之方法为辨书籍的真伪、通小学、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变迁及辨文学应用。 二、国学分类 国学的分类·经部 二、国学分类 纪昀《四库总目·经部总叙》:经禀圣裁,垂型万世,删定之旨,如日中天,无所容其赞述。所论次者,诂经之说而已。自汉京以后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学凡六变。 ……要其归宿,则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夫汉学具有根柢,讲学者以浅陋轻之,不足服汉儒也。宋学具有精微,读书者以空疏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消融门户之见而各取所长,则私心祛而公理出,公理出而经义明矣。盖经者非他,即天下之公理而已 。 二、国学分类 国学的分类·史部 二、国学分类 国学的分类·子部 二、国学分类 国学的分类·集部 学习国学 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眼光审视作品的思想倾向,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 第一章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一、先秦诸子散文概述 一、先秦诸子散文概述 《先秦诸子散文》,在“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素养,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方面具有十分独特的价值。 一、先秦诸子散文概述 四个“有益于”: 一、先秦诸子散文概述 一、先秦诸子散文概述 先秦诸子尤其是其中的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学者,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追求,以道德为立身行事自处处人的根本,是道德人格思考和培养方面的大师。 一、先秦诸子散文概述 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各方面的问题,有异常敏锐深刻的洞察。他们或者教人以种种智慧的、积极的方式因应社会人生问题,或者启发人们对种种社会人生问题进行反思。这些睿智的思考现在看来仍然富有引导和启示意义。 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一、先秦诸子散文概述 先秦诸子散文原创性之强、哲思之深、风格流派之多、影响之远,它们都是空前的绝后的。 学习先秦诸子的文章,可以得到独特的享受,──一种将感性与理性深刻融合在一起的享受。 丰富学生的思想智慧,开启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经典论说可资援引,其奇妙优美的表达可资借鉴。 二、先秦诸子的魅力 思想的魅力 文学的魅力 人格的魅力 思想的魅力 诸子散文充满智慧、经验、哲理,富含人文精神。是提高现代人素质,建设社会精神文明的可贵借鉴。 孔子说: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智者。因为只有承认自己有不尽知的,才不至于自欺欺人,才能学无止境。孔子道出了求知必须取真诚态度。孔子的话应该使强不知以为知者自省。 孔子指出修养人格重要的是任何时侯不能违“仁”:致富、脱贫、短时间、匆忙间、挫折、困厄间,都要维护仁德。当今社会,人们为了脱贫、致富,求取地位、金钱等有无违背“仁”的地方?你为了个人或亲戚朋友的利益、方便,有无在短暂间、匆忙间、颠沛流离间违“仁”的地方?从现实的思索中体会孔子人文精神的不朽意义。 孔子观水感叹天地之化,无一息之停留 ,在于勉励人们自强不息,进学不已。只有对社会人生怀有使命感的人,才会有如此深沉的感叹。只有对自然虔诚感戴的人,才会敏感于自然的美德:如今人们往往对世事感慨不深,对自然缺乏情感,应该从孔子的教导中获得感悟。 儒家认为求知者殊途同归:天资高的人能通过自悟获取知识;有的人通过学习获取知识;有的人靠解决困惑取得知识。注意,所谓“生而知之”不是天生什么都知道,而是善于自悟,事事洞明。 儒家指出修道者殊途同归:自觉求道;为利求道;为环境所迫求道。 儒家认为修养三种美德的途径:喜好学问可以接近智慧;努力行善可以接近仁德;知道耻辱接近勇敢。因为好学非知,然足以破愚;力行非仁,然足以忘私,知耻非勇,然足以从怯懦崛起。注意这里的“耻”是指甘为人下而不辞,“知耻”,则指不甘人下,以孕蓄非凡的坚韧和力量,使崛起于低谷,这是另一种勇敢。 荀子认识到自然规律是不可改变的,人应该适应自然规律。人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认识、掌握自然规律,征服、改造、利用自然。今天,人定胜天的思想,使人类从自然中获取了无尽的财富,但自然也遭到了严重损害,甚至危机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因为人类对自然过分追求“用之”而忽视了“制天命”。后现代科学的思想认为,今天的人类应该更多虑及的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做自然的朋友。这种思想更接近于道家“顺应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手册(2020).docx VIP
- 人教PEP版(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6 Numbers in life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6课时).docx
- 肺部结节影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ppt
- 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2.pdf
- 自娱自乐攻略适用21.0211新春版 by龙行天下Iray.xlsx VIP
-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衣柜控制系统设计.docx
- 搅拌站沙石供应合同模板.docx VIP
-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语音识别控制系统.docx
- 2022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教学评价的新趋势.pdf VIP
- 2025年九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典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