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宝鸡道教史略
研究宝鸡道教历史文化,首先要面对中国道教何时创立、宝鸡道教所处方位。宝鸡道教的发展经历了原始道教、义理道教和宫观道教三个阶段。
原始道教时期。
宗教赖以存在的认识基础是宗教观念,而“最基本、最重要的宗教观念大致可归结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宗教的灵魂观,二是宗教的神灵观,三是宗教的神性观。三种观念是其他一切宗教观念的基础。”其中,以灵魂观念为其发端及生存基础,居于核心内容,“如果没有超自然的、不朽的灵魂观念,就不可能有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灵观念,从而也就不会有所谓宗教信仰本身。”[1]在宝鸡地区,早在旧石器时期就产生了灵魂观念。
宝鸡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广布神仙洞穴,在远古特别盛行各种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推崇尊天祭租制度,衍生出无数神话传说,这些习俗均为道教传播奠定了深厚基础。由战国至秦代,黄老之学广泛流传于秦陇地区,关于老子和尹喜的仙话传于民间。黄老思想体系以修身养性求长寿为主要内容,它与上古神话相结合便形成了道教早期的是神仙信仰。
相传宝鸡天台山是我国古代三皇之一炎帝采尝百草而中毒遇难之处。距市区约30公里,主峰莲花山,海拔2198米。天台山口的烧香台,相传是黄帝求救炎帝而焚香表达心意之处。天台山第二大景观叫“风透玄关”,也是宝鸡八景之一。传说当年老子得混元老祖指点,自华山出发,骑着青牛西行,被宝鸡天台山的山高水绿景色所迷住,居住于此。由于有玄关挡道,老子便让青牛以角拱石,穿石为洞。洞高2米半,宽2米,山风穿洞而过。从此,留下了“风透玄关”的自然美景和“老子骑牛过玄关”的道教动人故事。现在这里有一个天然、人工合成的山洞,高4米,宽3米,深3米有余,内供老子像一尊,正襟危坐,神态非常安详。传说伏羲氏、孙膑、葛洪等也在伯阳山居住过。
位于秦岭西北端、渭河上游的陇山,古称陇坻,是炎帝部族活动的重要地区,道教活动遗迹也很多。陇山北距崆峒山仅百余公里,汉武帝等去崆峒山时路经陇山,留下了不少传说故事。陇山有龙门山,古名灵仙岩,海拔1800米,相传尹喜曾隐居于此,因汉代娄景称此山为洞天福地,故改名景福山。孙思邈曾避诏此山太玄洞;丘处机在此处隐修7年,开创全真道龙门派。
位于宝鸡市西南五十多华里的大散岭上的大散关,横锁陈仓道(即故道),北起古陈仓(今宝鸡市东),向南沿着清姜河经益门镇、二里关、观音山、大散岭,顺着嘉陵江谷道至凤县抵达汉中。关岭的北梁上有一座陡峭的山峰,当地人称“纱帽石”,相传这是古老的“烽火台”遗址。道教老祖老子也曾在大散关逗留休息,道教大师张三丰也踏着古道、途经大散关数次往返于秦蜀二地。
位于宝鸡市凤翔县境内的灵山,因有大小九个山头,古称“九顶莲花山”,约占地1000多公顷。相传秦穆公在此狩猎,遇见灵鹫鸟,就将莲花山改名为“灵鹫山”,简称灵山。唐代以后在灵山上除建有净慧寺外,也供奉着道教诸仙。
距今宝鸡市45公里的钓鱼台位于渭河南岸、秦岭北麓的伐鱼河(古称磻溪河),是商末周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姜太公隐居钓鱼之地。历史上周文王访贤招纳姜子牙兴周灭商、奠定800年江山之事便始于此,故有“垂钓始祖发祥地”、“伐纣兴周起步点”之称。姜太公(?一约公元前1021年)姓姜名尚,字子牙,号飞熊,东海上(今河南许昌)人,其远祖为炎帝神农氏。因被文王封为太公望,故称姜太公、姜望;又因其祖先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又叫吕尚。道教故事传说,当年姜太公来此隐居时,见寸草不生,便借太上老君的青牛来耕山梨石、播种柏树,使千亩柏林绵延数千年。
位于宝鸡市凤县南部的紫柏山,海拔2538米,总面积82平方公里,古往今来许多仙道于此游历修行。著名的“蜀道”连云栈道绕山而行;诸葛亮五次率军北伐中,曾有四次从此山经过;汉初张良辅佐刘邦取得帝位,隐居于紫柏山下,即今留坝县之张良庙。历史上传说的“张良学道”的故事,对我们认识黄老道很有帮助。按照道门中人的说法,张良是“尸解”成仙,成仙后跟随在太上老君左右,号太玄童子。又过了数百年,张良的第八代孙张道陵,创立了天师道,被人看作是道教的正式创立。
相传我国古代“三皇”之一的炎帝神农氏生于陈仓(今宝鸡市)清姜河东岸的蒙峪沟,他曾用自己超群的智慧和惊人的毅力,振兴农业,制作工具,口尝百草,研究医药,制服水患,播种庄稼,采药行医。由于炎帝善于利用太阳光照,促进五谷生长,世人尊他为“太阳神”。传说黄帝大战蚩尤时,开始时九战九败,就向在宝鸡天台山安度晚年的炎帝求援。黄帝从涿鹿来到蒙峪沟,进了南天门,登上第一道山峰,点燃信香。正天台山采药的炎帝九天边委托玄女下山向黄帝面授机宜。黄帝学得九天玄女的战法,又焚香三日,以谢炎帝不记前嫌之恩德。后人为了纪念黄炎二帝,将这座山称“烧香台”,建宫造亭,朝拜祭奠。距天台山20公里处,有块地势平坦、绿草成茵的地方,是传说中炎帝治世时首创的“日中为市”的古遗址。
义理道教时期。
黄老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30智慧农业物联网设备普及率与精准种植决策系统及商业模式创新报告.docx
- 2025秋小学生数学报配套试卷(六年级上册)A3版.docx VIP
- DCT图像压缩方法.ppt VIP
- 客户服务沟通技巧培训.pptx
- HG-T 21608-2012液体装卸臂工程技术要求(完整版).doc VIP
- 建设煤矸石制人工生态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拿地备案.doc
-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合集52043.doc VIP
- Unit4AmazingPlantsandAnimals基础梳理(听写)八年级英语人教版上册.docx VIP
- 基于单片机的吸尘器运动控制系统设计.pdf
- 职业病体检培训.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