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中的英雄.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鲸》中的英雄 自1851年出版以来,《白鲸》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小说中的英雄亚哈船长是一个话题。目前国内外大部分文章都认为亚哈是“不屈不挠、虽死犹生的人类英雄”, 是为了实现《以赛亚书》预言去屠杀海里恶龙的“柏修斯、圣·乔治式的人物”(1);或者是一位为人类痛苦担负着神圣责任的“约伯式的伟大悲剧形象” (Cook 133) 。当然也有文章指出, 亚哈蔑视神灵, 为所欲为, 是给人类带来灾难、引导人类走向毁灭的撒旦式的“恶魔”(2)。但不管是将亚哈当作“英雄”还是“恶魔”, 当前的评论大多都认为亚哈是受到了作者麦尔维尔肯定与歌颂的人物, 笔者想就此谈一点自己的不同见解。虽然《白鲸》这部小说的主题纷繁复杂, 亚哈这一人物形象也是多重而相互矛盾的, 然而从整体上来看, 麦尔维尔对亚哈疯狂追击白鲸的行为是持否定态度的, 亚哈是其批评和解构的对象。 评论界对于亚哈这个人物形象的评价产生如此巨大而矛盾的差异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白鲸》特殊的叙事手法及其复杂的时代背景。麦尔维尔早期的《泰比》和《奥穆》等作品因为“公开批评美国的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 惹恼了一些评论家, 所以他很快就学会了“将他的政治评论隐藏在寓言之中, 有时把它们深埋在极具挑战性的文风和复杂的叙事结构之中” (埃利奥特10) 。对此, 麦尔维尔自己也坦承, 美国严肃作家如果要批评社会和政治现状, 必须采用曲笔的手法:“在这个充斥着谎言的世界上, 真理被迫像一只在林中受到惊吓的白色母鹿那样飞奔而去;人们只有通过机警的一瞥才能窥见她那若隐若现的身影, 就如同在莎士比亚以及其他揭示真理的伟大作家的作品中一样——即便它是遮遮掩掩的, 也是一闪而过” (Melville, “Hawthorne and His Mosses”244) 。在《白鲸》中, 麦尔维尔采用了明暗结合的复线形式来描绘这个场面宏大、寓意不凡的捕鲸故事。明线是亚哈指挥着“裴廊德号”百折不挠、誓死如归地英勇追杀白鲸场面, 是对亚哈船长“英雄形象”的正面建构;而暗线则是以实玛利逐渐认识自然亲近自然, 领会到亚哈疯狂之旅的真实意图, 并将其英雄形象一一颠覆解构的过程。 一、 麦尔维尔对爱默生的个人主义 麦尔维尔对亚哈这个人物的刻画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麦尔维尔曾说:“伟大的天才是时代的一部分;他们自身就是时代, 并有着那个时代的色彩” (Melville 246) 。在麦尔维尔创作小说《白鲸》的19世纪中期, 正是爱默生所倡导的超验主义思潮盛行时期。超验主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超灵”。爱默生认为, “在人的心中存在着一个整体的灵”, 即“超灵” (Emerson 121) , 人可以通过直觉来认识上帝, 或者通过感受“超灵”来寻求人性和神性的统一。爱默生相信, 如果确实有上帝, 那么他此刻一定存在于我们所有人的心中。因而超验主义的上帝是个人化的, 即“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上帝” (Emerson33) 。 超验主义对个人主体的肯定同19世纪美国强调个人奋斗、自我成功的时代潮流相呼应, 在19世纪中期的美国盛行一世。可以说, 超验主义盛行的时代也是美国个人主义极端高涨的时代, 有学者认为:“超验主义实际上铸就了美国‘个人主义’的灵魂” (管建明41) 。美国人引以为荣的不仅是国家的独立与富强, 更是他们个人的独立和个性张扬。与所有美国青年一样, 麦尔维尔一方面为美国的新兴崛起、繁荣昌盛而欢呼, 但另一方面他也为极端个人主义和私欲膨胀可能带来的灾难而担忧:“在个人主义的旗帜下, 美国社会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一场由恐惧和嫉妒、造谣和中伤、羡慕和野心、贪婪和色情交织成的噩梦” (康马杰613) 。 麦尔维尔是第一个对超验个人主义进行反思的美国作家。1849年2月, 当麦尔维尔在波士顿听了爱默生的演讲后, 尽管认为“爱默生是一位伟人”, 但“对他的思想有所保留” (Higgins 4) 。在给埃弗特·戴克肯克的信中, 麦尔维尔曾这样写道:“我不会在爱默生的彩虹上荡秋千, 我更愿意将自己挂在属于我的纤绳上, 而不愿在他人的秋千上荡漾。”(3)这表明了麦尔维尔不愿盲从超验主义思想的观点, 正如拉凯拉所说:“与他同时代那些著名作家相比, 麦尔维尔的创作从主流文化中走得更远” (Letters 78) 。 《白鲸》中的亚哈船长是爱默生所推崇的个人主义的典型代表。我国学者常耀信指出:“亚哈这个人很有爱默生所推崇的自助型人物的味道”, 他的行为完全听从于自己的性格, 复仇的决心让他一心只想在浩瀚的海洋中找到白鲸莫比-迪克。他的性格缺陷正是麦尔维尔对爱默生所宣扬的“自助”观以及由此而来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担忧。“从整体意义上讲, 《白鲸》披露在19世纪自我标榜民主的美国社会生活中孤独与近乎自杀的个人主义模式, 也是对超验主义所宣扬的自助论的有力抨击

文档评论(0)

lgjllz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