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辉县赵固村战国墓出土陶器研究
1950年至1952年,辉县固围村第三墓、赵固村第一墓和楚邱村第七墓出土了七种特殊的陶瓷。此7件陶器可分为两类: 一类为陶盘, 但盘底中心矗立一柱, 柱顶端为鸟状饰; 另一类为陶筒, 直壁, 平底, 通体圆筒状。前者原报告称之为鸟柱盘, 后者称为筒形器、桶形器或奁形器。此后, 这两类器物又见于安阳黄张战国墓, 新乡李大召村战国墓, 邯郸百家村战国墓, 邢台东董村战国墓、尹郭村战国墓、临城县中羊泉东周墓, 长治分水岭战国墓, 榆次猫儿岭战国墓, 临县三交战国墓, 忻州奇村战国墓, 中山王陵及其陪葬墓、灵寿城周围战国墓, 侯马下平望战国墓、万荣庙前战国墓、薛国故城战国墓等。上述墓葬主要分布在山西中部、东南部、西南部, 河北中部、南部, 河南北部, 山东西南部也有零星发现。
上世纪五十年代, 发掘者已注意到了鸟柱盘与筒形器之间的联系。1951年, 赵固村战国墓的发掘者根据两者在辉县战国墓中往往相伴出土的情况, 推断二者应有所关联。1957 ~1959年, 在邯郸百家村M21的发掘过程中, 发掘者发现它们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同一器皿。目前, 多数报告仍以二者形制特征直接命名, 也有部分报告从功能推断出发, 将筒形器称为投壶或熏炉。由此可见学界对鸟柱盘和筒形器的功能、性质还不甚了解, 本文拟结合以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 首先对二者进行形制与年代的分析, 并尝试进一步考察二者的分布地域、起源、功能以及象征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一、 鸟柱盘和筒形器组合成分配方式的原因
由于考古遗存的保存状况的不同, 鸟柱盘和筒形器单出的现象较为普遍, 故以往在对鸟柱盘和筒形器进行描述和研究时, 往往将二者分而述之, 这使得学界对这一组合器具认识出现偏差。本文在分析鸟柱盘和筒形器种类与形制时, 以鸟柱盘的变化为主线, 再结合配套筒形器进行讨论。
(一) 收敛商业鸟柱盘、筒形器的形制
敛翅类鸟柱盘, 盘中立柱顶端鸟状饰呈昂首敛翅状, 从盘中立柱特点观察, 可分为盘中立柱中空者和盘中立柱实心者; 展翅类鸟柱盘, 盘中立柱顶端鸟状饰呈展翅飞翔状, 亦可分为盘中立柱中空者和盘中立柱实心者。敛翅空柱鸟柱盘, 从立柱形态观察, 又有背孔和空腔二种形式; 而展翅实柱鸟柱盘, 从鸟状饰与立柱的结合方式观察, 也可分为鸟柱一体和鸟柱分体二种形式。
鸟柱盘具体型、式划分及标本举例如表一:
敛翅背孔类鸟柱盘, 可分为四式。I式至IV式 ( 图一, 1 ~4) 总体演变趋势为:盘口由敞口渐变为敛口; 圈足由有到无; 盘腹渐浅, 鸟状饰相对盘口的高度渐高; 背部小孔由与盘底相通变为不通。
I式: 标本下M1002∶7, 圈足, 底外径约13. 5厘米, 底内径约13厘米。筒形器下M1002∶43, 宽平沿, 上腹壁微内收, 平底, 壁两侧各饰一环耳, 下部有一周八个的三角形镂孔, 孔间距离大致相等, 尖端朝上。沿宽2厘米, 口径10厘米, 通高20厘米 ( 图一, 5) , 鸟柱盘可架于筒形器口沿上 ( 以下简称沿上) 。
II式: 标本分M118∶12, 圈足, 底径14厘米, 筒形器分M118∶13, 原报告无线图, 宽平沿, 直口, 直腹, 平底, 腹壁有5个正三角形镂孔, 腹饰四周凹弦纹。口径13. 2厘米, 底径11厘米, 通高17厘米。鸟柱盘套于筒形器口沿外 ( 以下简称沿外) 。
III式: 标本分M166∶18, 平底, 底径8. 4厘米。筒形器分M166∶19, 仅见文字描述, 尖唇, 平沿, 直腹, 平底, 器身无镂孔。口径11.7厘米, 底径8.6厘米, 通高12. 8厘米。鸟柱盘底部套接于筒形器口沿内 ( 以下简称沿内) 。
IV式: 标本分M68∶4, 平底, 底径8. 4厘米。筒形器分M68∶15, 斜沿, 口稍侈, 直腹下斜收, 平底, 腹壁有四个圆形镂孔。口径14.8厘米, 底径8.8厘米, 通高14. 5厘米。 ( 图一, 6) 套接方式为沿内。
与敛翅背孔类鸟柱盘搭配的筒形器存在一定的演变规律: 口径与通高的比值变化说明筒身形状由瘦长渐变为矮胖, 筒身也由附对称双环耳变为无耳; 由口径与底径的比值变化可知筒形器由口、底同宽渐变为口大底小, 且下腹壁内收的程度渐强; 镂孔位置由筒腹下部渐升至中部, 镂孔形态由三角形渐变为圆形或无镂孔。
敛翅空腔类鸟柱盘, 可分为四式。I式至IV式 ( 图二, 1 ~4) 的演变趋势为: 圈足由有到无; 盘腹渐浅, 鸟状饰相对盘口的高度渐高。
I式: 标本分M35∶113, 圈足, 底径16. 2厘米。筒形器分M35∶117, 器物线图未发表, 直口, 平底, 腹部饰三角镂孔。口径14厘米, 底径15厘米, 通高18厘米。套接方式为沿外。
II式: 标本分M171∶5, 平底, 底径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