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全集》佚文补遗及其他.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章太炎全集》佚文补遗及其他 关键词:章太炎《桂之华轩诗文序》沈祖棻 《章太炎全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1982年至1986年整理点校出版,共六巨册,幸飨学林,厥功至伟。太炎先生所作诗文主要收录在第四册《太炎文录初编》和第五册《太炎文录续编》(均1985年出版)中。《初编》五卷,内《文录》二卷,是章氏早年的诗文结集,共收单篇诗文一百二十七篇;又《别录》三卷,收政论文、学术论文三十九篇,大局部为章氏主编《民报》时所作;又《补编》收文八篇。参加编辑整理《初编》者为钱玄、张芷、祁龙威、程敦复、王子慧、汤炳正诸贤,最后由徐复先生综合覆校。其《序》谓:“此次点校系据浙江图书馆所刊《章氏丛书》为底本,并以上海中华图书馆石印本《章太炎文钞》所载各文参校”而成。《续编》七卷,前六卷是散文,共一百七十篇,末一卷为诗歌、韵文,共六十七首,均为章氏晚年著作,由黄耀先、饶钦农、贺庸诸先生整理校点。《续编》以黄耀先藏书本为底本,参校章氏发表在《华国》月刊及《制言》半月刊上的文章编辑而成。 经过诸贤的不懈努力,旁搜广取,《章太炎全集》在考核、辑佚、点校等方面都臻于完备,十余年来,很少见有补遗文章发表,但仍有可资补遗、商讨之处。笔者近阅朱铭盘《桂之华轩遗集》一书,偶得题为太炎撰《桂之华轩诗文序》一篇,为《全集》所未收,现迻录如下: 泰兴朱曼君先生,少倜傥,善属文。既壮,事武昌张公(笔者按:张裕钊)。张公以古文辞着,而先生善为俪语,犹申耆(笔者按:李兆洛)出于姬传(笔者按:姚鼐)之门也。其文上规晋宋,下亦流入初唐。尝为《鲁仲连碑》,士庶传诵,有夏侯氏《东方像赞》风,它笔札亦称是,其效初唐者,非其竭思之作也。亦喜赋诗,颇杂宋体,盖清代风习固然。先生寿不过四十,著述多未就,有《五朝会要》,余未见。见其《桂之华轩诗》四卷,《文》九卷,序之云尔。民国廿二年六月章炳麟。 朱铭盘(1852—1893),字俶僴,原字日新,号曼君,江苏泰兴人。弱冠即负才名,与南通张季直(謇)、范肯堂(当世),如皋顾延卿(锡爵),海门周彦升(家禄),并称“江苏五才子”。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优贡,同年中举,保举知州。工诗文辞,受知于张裕钊、方浚颐,与李兆洛、龚自珍、魏源等交善。著有《四裔朝献长编》五十六卷①、《两晋宋齐梁陈会要》二百四十卷。其诗文集有《桂之华轩诗集》四卷、《文集》九卷,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南通翰墨林书局铅印本。《文集》亦名《桂之华轩骈文》,无序跋、题辞,收赋、铭、碑、赞、表文假设干。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其甥郑肇经重刊《桂之华轩遗集》十五卷,金鉽《重编桂之华轩遗集序》曰:“泰兴郑权伯君重刻其舅氏朱曼君先生《桂之华轩诗集》四卷、《文集》九卷,并郑君增辑《补遗》一卷、《纪年录》一卷。……先生所著书,先后手自缮写,未及杀青。殁后其侧室赵孺人囊负以归。既孺人挈其孤子投依南通张季直、范肯堂两先生,出其遗墨。张先生因取诗文集稿畀翰墨林书局,用活字版印行。”后郑氏以母寿,“进谋为舅氏之书刊行寿世……是集初刊本无序跋、题辞”。 《桂之华轩遗集》录章太炎文章两篇,一篇是《朱曼君先生像赞》,为太炎先生亲笔篆书,钤印,《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续编》卷七收录此文。此文对朱铭盘赞誉有加,称其为“海陵之彦,唯君阔步。训辞深厚,翰音飞翥”。但文中“戹亦难度”句,《续编》释为“巵亦难度”,盖释读有误。另一篇即是《桂之华轩诗文序》,《章太炎全集》未收。此佚文的价值约有数端。 一是可以看出太炎对清代文坛的一些评介。首先是对骈、散文,以及桐城派作家的评论。章氏推重魏晋文,朱铭盘师事张裕钊,为桐城派一员却又“善为俪语”,“其文上规晋宋,下亦流入初唐”,因此章氏誉其“善属文”。章氏避开了当时骈、散文谁为文之正宗的争论,认为:“骈散二者本难偏废。头绪纷繁者,当用骈;叙事者,止宜用散;议论者,骈散各有所宜。”②因此他“重汪中,未尝薄姚鼐、张惠言”③。据此,我们亦可以说太炎重李兆洛,未尝薄姚鼐;重朱铭盘,未尝轻张裕钊。其次,章氏谓朱铭盘的诗“颇杂宋体”,似乎并不称赞,这也可以看出他对清代诗坛的宋诗派,尤其是“同光体”的态度。 二是可以纠正《清史稿》记载上的一些错误与不当之处。《清史稿·文苑传·张裕钊》云:“裕钊门下最知名者有范当世、朱铭盘。……铭盘,字曼君,泰兴举人,叙知州,其学长于史,兼工诗古文,着《晋会要》一百卷,《朝鲜长编》四十卷,及《桂之华轩诗文集》。”④首先《清史稿》谓朱铭盘“工诗古文”即不确,考《桂之华轩文集》所收多为骈文,故此集亦命名为《桂之华轩骈文》,即为章氏所言“善为俪语”。其次谓朱铭盘“着《晋会要》一百卷”,有误。应为《五朝会要》,即《两晋宋齐梁陈会要》二百四十卷。铭盘预纂两晋及南北朝会要,已成者有《两晋会要》八十卷、《宋会要》五十卷、《齐会要》四十卷、《梁会要》四十卷、《陈会要》三十

文档评论(0)

182****58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