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正四言脉诀 切脉技巧.docx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补正四言脉诀 切脉技巧 补正四言脉诀切脉技巧 补正四言脉诀#8221;。 揆之#8220;脉诀#8221;,肇始于汉张仲景《平脉法》,但字句以四言为多,参差不齐者亦不少见,须待修剪整齐。宋崔嘉彦畅其义,始著《四言脉诀》。明李言闻删补,李仕材更加删补.并加注释。清冯楚瞻、吴谦、黄宫绣等再加补纂新编,但仍未臻完美。其中尤多差谬不切之处,恐谬种流传.导致少年习诵,白首不悟, 使脉学成为绝学难知。今取李仕材《新著四言脉诀》为兰本, 复为增删补正,辅助初学者诵习之用。 脉为血脉,百骸贯通;大会之地,寸口朝宗。 此指出心主血脉,通过肺朝百脉,所以定诊于寸 口。 诊人之脉,令仰其掌;掌后高骨,是名关上。 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寸阴尺,先后推寻。此指明寸关尺三部之定位法。 左寸沉心,浮取小肠;中央直者,包络厥阴。 左关浮胆,沉候肝阳;中央直者,肾膀二经。 左尺沉肾,浮候膀胱;中央直者.金经主生。 右寸沉肺,浮取大肠;中央直者,脾胃二经。 右关浮胃,沉乃候脾;中央直者.小肠三焦。 右尺沉命,浮是三焦;中央直者,肝胆二经。 五脏为阴,必候于沉;六腑为阳,必候于浮。中央直者, 为十二经通行之路,故候十二经生长阴阳脏腑之气化。 男子之脉,左大为顺;妇女之脉,右大为顺。男尺恒虚,女尺恒盛。 左为阳,右为阴;寸为阳,尺为阴。男子属阳,阳得阳 位为顺;妇女属阴,阴得阴位为顺。顺则百顺,病痛亦无。 外感左诊,内伤右诊。左名人迎,右名气口。 《脉经》所谓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人迎紧盛为伤寒, 气口紧盛为伤食,皆与实践相合,义详中篇#8220;别外感与内伤#8221;。 命门与肾,同诊尺部,人无二脉,多死难救。 此指脉无水火之根,多死难救,即阴阳告竭之义。 脉有七诊:曰浮中沉,上下左右,七法推寻。 浮候腑,沉候脏,中候经气。上者寸前一分,以候咽候 首面;下者尺下一分,以候少腹腰股膝胫脚。左者左手,右 者右手,加起来号称#8220;七诊#8221;。但《内经》之#8220;七诊#8221;与此不同。名谓:#8220;独大、独小、独寒、独热、独迟、独陷下。#8221;又号称:#8220;七独#8221;。 又有九候,曰浮中沉,三部各三,合而为名。每部五十,方合于经。 此即寸关尺,浮中沉,每部各三候,三乘三得九候。每 部候五十动,出自《难经》,是五脏气血足与不足之候法。 五脏不同,各有本脉:左寸之心,浮大而散。 右寸之肺,浮涩而短;肝在左关,沉而弦长。 肾在左尺,沉石而濡;右关属脾,脾象和缓。 右尺相火,与心同断。心肺虽浮,根在沉中。 心肺在上焦。象日与月,故脉在浮分与小肠大肠脉合, 总现金与火之象,但必须沉候有根,始可定为心肺之脉,不 然纯以小肠大肠论。此是脏腑相合脉象,表现比较特殊。 若夫时令,亦有本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之末,和缓不忒。 血脉管亦随气候变化而热涨冷缩,所以有如上之变化。 太过实强,病生于外;不及虚微,病生于内。 外因六气,内因七情。外邪入侵,正气抗邪,正邪搏斗, 脉多实强,如实、大、洪、滑、弦、长等太过脉多现;内因 七情所伤,与御外侮无多大关系,弱处暗耗,内耗,所以脉 现虚、散、细微之类。 四时百病,胃气为本。 胃为水谷之海,得食则生,失食则亡。五脏六腑,身躯 百骸,靠其资养。后勤不乏,则脉得和缓调匀,是有胃气。 凡诊病脉,平旦为准,虚静凝神,调息细审。 平旦饮食未进,气血未乱,经脉调匀,可诊太过不及之 脉。医家应虚静凝神指下,调好气息,细审脉病之根源。 一呼一吸,合为一息。脉来四至。平和之则。 五至无疴,闰以太息。三至为迟,迟则为冷。 六至为数,数即病热。转迟转冷,转数转热。 医生之一呼一吸合为~息,脉来四至,乃平和有胃气之 脉。但气息每每不能过于匀适,往往在三、五息之中有一稍 长之太息,与闰年相似,此则脉来五至,此皆以无病论。三 迟六热,以脉之迟数定寒热。 迟数既明,浮沉须别。虚实大缓,八提纲脉。 首别阴阳,定为总纲。有力为阳,无力为阴。 浮数为阳,沉迟为阴。脉不属阳,便属于阴。 或兼附阳,别无所属。定为总纲,理路分明。 此明阴阳为总纲,浮沉迟数虚实大缓八脉为提纲八脉。 八提纲脉: 浮表沉里.迟寒数热。虚虚实实,邪大正缓。 提出浮、沉、迟、数、虚、实、大、缓八脉为纲。分别 代表表、里、寒、热、虚、实、邪、正八纲。下则以纲代目, 纲举目张。 浮脉法天,轻按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 无力为芤,有边无中。芤弦合革,如按鼓革。 散来迟大,水上扬花。共计四脉,列入浮纲。以上是浮纲所括之 4 种脉象。 沉脉法地,如石在水。沉极则伏,推筋至骨。 有力为牢,大而弦长。共计三脉,沉纲列入。以上是沉纲所括之 3 种脉象。 迟脉属阴,一息三至。迟偶一止,其名为结。 迟止有常,应作代看。共选三脉,列入迟纲。以上是迟纲所括之 3 种脉象。 数脉属阳,一息五至。有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