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硫化叶菌病毒SSV2、质粒pSSVi和宿主互作及质粒蛋白c56的研究的中期报告
本研究旨在探究硫化叶菌病毒(SSV2)与质粒pSSVi及宿主细胞之间的互作关系,以及质粒蛋白c56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本次中期报告主要介绍实验进展及初步结果。
实验一:测定SSV2的感染寄主菌株及病原量
我们目前已经成功地从植物样品中分离出了SSV2,并将其接种至不同的寄主菌株中,包括叶菜花、小白菜、荠菜和白菜等。经过两周的观察后,我们发现SSV2对不同寄主菌株的侵染效果有所不同,其中以白菜的感染率和病原量最高。
实验二:构建质粒pSSVi并鉴定
我们首先设计合成了一段含有p15A质粒复制起始点和多个限制酶切位点的DNA序列,并将其插入到载体pUC19中得到pAK。随后,我们将pAK与VT1-GFP基因测序时所用的质粒pET28a+进行重组,得到包含VT1-GFP基因和p15A复制起始点的pSSVi。经PCR扩增和测序鉴定后,证实pSSVi构建成功。
实验三:研究SSV2与pSSVi之间的相互作用
我们将质粒pSSVi转化至E.coli宿主菌株DH5α和BL21(DE3)中,并将SSV2接种至该宿主外周。通过比较pSSVi在不同宿主菌株中的表达情况及对SSV2的影响,我们得出结论:在DH5α菌株中,质粒pSSVi表达水平较高,能够有效地抑制SSV2的感染。而在BL21(DE3)菌株中,pSSVi表达相对较低,对SSV2的抑制较弱。
实验四:研究c56蛋白的作用机制
我们通过纯化重组蛋白得到了c56蛋白,并证明其具有结合质粒pSSVi和SSV2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发现c56蛋白能够显著增强质粒pSSVi对SSV2的抑制效果,因此我们推测c56蛋白可能通过与pSSVi结合,协同抑制SSV2感染。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已初步探究SSV2、质粒pSSVi和宿主互作及质粒蛋白c56的作用机制。我们将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深入探究这些问题,并期望为植物病害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