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VIP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经济中心南移 知 识 拓 展 ①对交通: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②对人口分布:伴随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③对人才教育:伴随经济重心的南移,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推动了文化重心的南移。 ④对民族关系:北民南迁,促进了民族融合。 ⑤消极: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 材料1:宋代科举更为完善。由唐朝的“工商不得入仕”到宋代的“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基本面向全社会开放,更强调公平竞争,实行糊名法,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大大增加。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 ——《宋会要辑稿·选举》 1.门第观念淡化。 材料2: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妆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 ——司马光《书仪》 原因: 表现: ①隋唐时期,士族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 ②宋朝,科举制度的完善 ③大批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庶族地主崛起) 人们的婚姻择偶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 取士不问家世 姻中重财不重身份 榜下捉婿 从魏晋至唐中期,由于门阀制度盛行,婚姻对象的选择是有着严格的门第限制的。从宋代开始,榜下捉婿成为一种婚姻文化,即在发榜之日各地富绅们全家出动,争相挑选登第士子做女婿,那情景简直就是抢,坊间便称其“捉婿”。有一个叫韩南老的人,考中了进士,很快便有人来向他提亲,他并未拒绝,而是作了一首绝句“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取士不问家世, 婚姻不问阀阅” 二、社会的变化 【部曲佃客制】 魏晋南北朝盛行,唐朝犹存。称为“部曲”或者“佃客”的依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要为地主耕种土地,交纳地租,服劳役,任杂务,战时则武装为私兵。他们不单立户口,而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籍。 经济依附+人身依附 【租佃制】 宋朝十分普遍。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法律明文规定,佃农在契约期满后可以自由迁徙,地主不得阻拦。 经济依附 主奴关系 租赁关系 特点: 关系: 2.社会身份趋于平等,人身依附关系削弱 二、社会的变化 3.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1)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 材料一: “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富贵盛衰,更迭不常,或昔富今贫,或昔贵而今贱。 ——南宋:袁采《袁氏世范》 材料二: 释其耒耜而游于四方,择其所乐而居之。 ——苏轼:《策别安万民》 (2)官府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的限制更为松弛。 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社会流动性加剧 1.门第观念淡化 2.社会身份趋于平等,人身依附关系削弱 功利化 平等化 流动化 总结宋元时期出现一系列社会变化的原因? 宋代不立田制,国家不再干涉土地财产关系的变化,结果是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盛行 4.发展趋势没有大的改变,金元时期变化出现一定程度逆转。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②政府政策的调整,宋朝“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③士族门阀的衰退; ④科举考试的发展。 二、社会的变化 温故知新:儒学发展历程: 孔子创立 春秋 儒学独尊 西汉武帝 焚书坑儒 遭到打击 秦朝 继承发展 成为显学 战国 孟子 荀子 吸收佛道 有新发展 魏晋南北朝 “三教合一” 隋唐 韩愈 儒学复兴运动 ? 外部冲击 自身僵化 现实需要 三、儒学复兴 两汉以后,儒学遭到了什么挑战? 佛教、道教 重构儒学体系巩固正统(哲学化思辨化) 儒学有什么不足? 孔孟儒学只是伦理原则和教条,缺少世界本源和终极目标的理论论述 世界的本原是空 终极目标是成佛 世界的本原是道 终极目标是成仙 “敬鬼神而远之 成人、成君子” 三、儒学复兴 为什么在宋代重建儒学系统? 五代十国 宋元明清 后梁 朱温 鸩杀16岁的唐哀帝 儿子向父献妻,儿媳侍寝 第三子朱友圭杀父,又被第四子朱友贞所杀 后晋 石敬瑭 45岁拜34岁的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做了儿皇帝 国家分裂,社会动荡,君臣相弑,父子相残 统治者要求重建伦理纲常以维护封建统治 ▲北宋疆域 ▲唐朝疆域(前中期) 1、背景: 时间: 2、目的: 3、口号: ①魏晋南北朝,佛、道盛行,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③唐朝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成为宋明理学的先声 ②三国到五代儒学日益僵化,社会影响不及佛教和道教 ①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