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乐毅论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燕昭王使乐毅为上将军。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燕昭王大说,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乐毅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独莒、即墨未服。会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丕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曰:“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齐田单后与骑劫战,果设诈诳燕军,遂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尽复得齐城。燕惠王后悔使骑劫代乐毅,又怨乐毅之降赵,恐赵用乐毅而乘燕之弊以伐燕。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将军过听,以与赛人有隙,遂捐燕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乐毅报遗燕惠王书曰:夫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迹,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诽谤,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
(节选自《史记·乐毅列传》)
材料二:
嗟夫!乐毅战国之雄,未知王道,而窃尝闻之,则足以芒其身而已矣。论者以为燕忠王不肖,用反间,以骑劫代将,卒走乐生。此其所以无成者,出于不幸,而非用兵之罪。然当时使昭王尚在,反间不得行,乐毅终亦必败。何也?燕之并齐,非秦、楚、三晋之利。乐毅以百倍之众,数岁而不能下两城者,非其智力不足,盖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而至于此也。夫以齐人苦湣王之暴,乐毅苟退而休兵,治其政令,宽其赋役,反其田里,安其老幼,使齐人无复斗志,则田单者独谁与战哉!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呜呼!欲王则王,不王则审所处,无使两失焉而为天下笑也。
(节选自苏轼《乐毅论》)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惠王自为A太子B时C尝不快于乐毅D及即位E齐之田单F闻之G乃纵H反间于燕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南面,古代以朝南为尊位,君主坐北向南,此句谓乐毅想在齐国称王。
B.让,责备,与《侍坐》中“为国以礼,其言不让”的“让”词义不同。
C.诽谤,指诋毁污蔑,恶意中伤,与现在所说的“造谣诽谤”意思相同。
D.安,指使老幼安定,与《苏武传》中“单于壮其节”的“壮”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燕昭王把在齐国缴获的战利品带回燕国,让乐毅带兵进攻尚未攻克的齐国城邑,后来只有莒和即墨没有被收服。
B.燕惠王后悔用骑劫取代乐毅,又埋怨乐毅投降赵国,使得赵国趁着燕国疲弊之际任用乐毅攻打燕国。
C.乐毅用书信回应燕惠王,表明自己恪守道义,不敢把幸免于杀身之祸作为渔利的机会,不会做有损燕国之事。
D.论者认为燕惠王不够贤明,最终使乐毅逃离燕国,而乐毅未能成功伐齐是命运的不幸,而不是他用兵指挥的过错。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4分)
译文:
(2)欲王则王,不王则审所处,无使两失焉而为天下笑也。(4分)
译文:
14.苏轼认为乐毅失败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3分)
【答案解析】
10.DEG
【解析】句意:惠王从做太子时就曾对乐毅有所不满,等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了解到他与乐毅有矛盾,就对燕国施行反间计。
11.D
【解析】“安”为使动用法,“壮”为意动用法。
12.B
【解析】“使得赵国乘着燕国疲困之际任用乐毅攻打燕国”理解有误,原文表述为“恐赵用乐毅而乘燕之弊以伐燕”,即赵国乘着燕国疲困之际任用乐毅攻打燕国是燕惠王担心发生的事情,尚未发生。
13.(1)将军误听传言,认为跟我有嫌隙,就抛弃了燕国而归附赵国。(“过听”“隙”“捐”各1分,句意1分。“过听”,错误听取;“隙”,嫌隙,隔阂;“捐”,抛弃,放弃。)
(2)想称王就称王,不想称王就要明白所处的位置,不能使两头都失去而被天下人讥笑。(“审”“无使”“为”各1分,句意1分。“审”,明白;“无使”,不能使;“为”,表被动。)
14.①燕国兼并齐国,不符合他国利益。②未能急攻,错失良机。③未能休兵安民,消磨齐人斗志。
(一点1分,答对三点得满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燕昭王派乐毅担任上将军。乐毅于是统一指挥着赵、楚、韩、魏、燕五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高考热点主题作文写作指导:远行者才有故事(名师导写与例文).doc
- 2024高考热点主题作文写作指导:中华文化越千年,崭新时代活力添(名师导写+佳作示范).doc
- 2024高考热点主题作文写作指导:自我始,绘就新时代华章(名师导写+佳作示范).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文言虚词.doc
- 高考新题型专项突破:文言文断句主观题新题型突破.doc
- 高考语用题突破训练:整句与散句变换专练(附参考答案).doc
- 高考作文素材:当代著名人物事迹的作文运用角度.doc
- 考文言文阅读训练:[宋] 张预《张氏集注百将传-张仁愿》(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范文正公平生好施与(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文言文阅读:《陈书-欧阳頠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文言文阅读:柳宗元《桐叶封弟辩》(附参考答案与译文).doc
- 文言文阅读训练:[元]段从周《止斋记》(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文言文阅读训练:《韩非子-楚庄王欲伐越》(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文言文阅读训练:《后汉书-班超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文言文阅读训练:《三国志-曹洪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文言文阅读训练:《左传-晋侯围原》(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文言文阅读训练:计六奇《明季南略-吴甘来》(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文言文阅读训练:苏轼《司马温公行状》(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文言文阅读训练《《墨子-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