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梨叶茶加工技术规程.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刺梨叶茶加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刺梨叶茶的术语和定义、原叶采摘、加工工艺流程及要求、加工条件要求、运输、贮藏、标 识、生产记录等。 本文件适用于以刺梨叶为原料,经过清洗干燥、摊青、杀青、揉捻、干燥、风选、筛分、包装加工而成的 采用类似茶叶的冲泡 (浸泡或煮)方式供人们饮用的代用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62-20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480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GB 500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5009.1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 GB 14881-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GH/T1071 茶叶贮存通则 NY/T761-2008 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 3 术语与定义 刺梨叶茶:以刺梨叶为主要原料,经清洗干燥、摊青、杀青、揉捻、干燥、风选、筛分、包装加工而成的 采用类似茶叶的冲泡 (浸泡或煮)方式供人们饮用的代用茶。 4 原叶采摘 4.1 采摘时间 建议春季采摘,一般在清明至谷雨之间。 4.2 采摘标准 1 鲜叶为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二叶展开。 4.3 采摘原则 待30%刺梨树新梢达到开采标准应开采,要 “及早、分批、勤采”。 刺梨鲜叶要求新鲜有活力,不应采摘虫叶、病叶、枯叶、黄叶、锈叶、露水叶、雨水叶。 刺梨叶采摘选用专用刺梨叶篓盛装,不用布袋及塑料袋,防止挤压,避免日晒雨淋,及时运抵加工厂。 4.4 采摘方法 采收方法可分为手摘、刀割、机器采收。手工采茶要求提手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鳞片, 鱼叶。 4.5 摊放 采摘及拣剔后鲜叶应薄摊在室内阴凉处的洁净无异味的竹匾或木板上。厚度为 3cm 为宜,时间为6~8h, 其间翻动 1~2 次。 5. 加工工艺流程及要求 5.1 加工工艺流程 清洗及干燥→摊青→杀青→揉捻→干燥→风选→筛分→包装→标识。 5.2 加工技术要求 5.2.1 清洗及干燥 将刺梨叶用饮用水进行淘洗,剔除杂物,洗去表面的杂质和灰尘,漂洗干净的叶片置竹匾或干净水泥地面, 避免阳光直射,适时轻翻,晾至叶表无水分,再晾 6~10h 即可。 5.2.2 摊青 将干燥好的刺梨叶摊晾在竹匾或干净的水泥地面,摊晾厚度 3~5cm,时间 2~3h,温度控制在 20~ 28 ℃。 5.2.3 杀青 将前期处理好的嫩梢置于炒茶锅中杀青或采用滚筒式杀青机,杀青温度在 220~320 ℃,杀青时间 6~10 min,杀青至刺梨叶手感柔软,略失光泽,稍有黏性,始发清香,失重 20%-25% 即可。 5.2.4 揉捻 将杀青后的刺梨叶用揉捻机进行适度揉捻 8~10min 后,使之手抓成团,松开即散为适度。揉捻加压按照 “轻-重-轻”的原则进行。 5.2.5 干燥 2 揉捻叶可以直接进行干燥,分初干和足干两步进行,足干的目的是为刺梨叶茶进行增香。初干温度为 150~ 200℃,干燥时间为 3~5min;初干叶摊凉 30 分钟后进行足干,足干湿度为 100~130℃,干燥时间为 4~7min。 在干燥过程中,可以根据产品的品质要求,在干燥过程中进行做形。干燥后的刺梨叶毛茶含水量控制在低于12% 以下。 5.2.6 风选 风选出茶末,并依据轻重进行初步分级。 5.2.7 包装 将精制后的刺梨叶茶进行包装销售,按 GH/T 1070 执行。 6 质量指标 6.1 感官指标 表 1 感官指标 项目

文档评论(0)

花开富贵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312413300004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