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第二实验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语
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现代文阅读(35 分,共 3 题)
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6-19 题。
野 渡
柯灵
你可曾到过浙东的水村?——那是一种水晶似的境界。
村外照例傍着个明镜般的湖泊,一片烟波接着远天。跑进村子,广场上满张渔网,划
船大串列队般泊在岸边。小河从容向全村各处流去,左右萦回,彩带似的打着花结,把一
个村子分成许多岛屿。如果爬到山上鸟瞰一下,恰像是田田的荷叶。——这种地理形势,
乡间有个 “荷叶地”的专门名词。从这片叶到那片叶,往来交通自非得借重桥梁了,但造
了石桥,等于在荷叶上钉了铁链,难免破坏风水;因此满村架的都是活动的板桥,在较阔
的河面,便利用船只过渡。
渡头或在崖边山脚,或在平畴野岸,邻近很少人家,系舟处却总有一所古陋的小屋临
流独立。——是 “揉渡”那必系路亭,是 “摇渡”那就许是船夫的住所。
午后昼静时光,溶溶的河流催眠似的低吟浅唱,远处间或有些鸡声虫声。山脚边忽传
来一串俚歌,接着树林里闪出一个人影,也许带着包裹雨伞,挑一点竹笼担子,且行且
唱,到路亭里把东西一放,就蹲在渡头,向水里捞起系在船上的 “揉渡”绳子,一把一把
将那魁星斗似的四方渡船,从对岸缓缓揉过,靠岸之后,从容取回物件,跳到船上,再拉
着绳子连船带人曳向对岸。或者另一种 “摆渡”所在,荒径之间,远远来了个外方行客,
惯走江湖的人物,站到河边,扬起喉咙叫道:
“摆渡呀!”
四野悄然,把这声音衬出一点原始的寂寞。接着对岸不久就发出橹声,一只小船咿咿
呀呀地摇过来了。
摇渡船的仿佛多是老人,白须白发在水上来去,看来极其潇洒,使人想到秋江的白
鹭。他们是从年轻时就做起,还是老去的英雄,游遍江湖,破过命运的罗网,而终为时光
所败北,遂不管晴雨风雪,终年来这河畔为世人渡引的呢?有一时机我曾谛视一个渡船老
人的生活,而他却像是极其冷漠的人。
这老人有家,有比他年轻的妻,有儿子媳妇,全家就住在渡头的小庙里。生活虽未免
简单,暮境似不算荒凉;但他除了为年月所刻成的皱纹,脸上还永远挂着严霜似的寒意。
他平时少在船上,总是到有人叫渡时才上船,平常绝少说话,有时来个村中少年,性情急
躁,叫声高昂迫促一点,下船时就得听老人喃喃的责骂。
老人生活所需,似乎由村中大族祠堂所供给,所以村人过渡的照例不必花钱。有些每
天必得从渡头往返的,便到年终节尾,酬谢他一些米麦糕饼。客帮行脚小贩,却总不欠那
份出门人的谦和礼数,到岸时含笑谢过,还掏出一二铜子,玱琅一声,丢到船肚,然后挑
起担子,摇着鼓儿走去。老人也不答话,看看这边无人过渡,便又寂寞地把船摇回去
了。
每天上午是渡头最热闹的时候,太阳刚升起不久,照着翠色的山崖和远岸,河上正散
着氤氲的雾气,赶市的村人陆续结伴而来了,人多时俨然成为行列,让老人来来回回地将
他们载向对岸;太阳将直时从市上回村,老人就又须忙着把他们接回。
一到午后,老人就大抵躲进小庙,或在庙前坐着默然吸他的旱烟,哲人似的许久望着
远天和款款的流水。
天晚了,夕阳影里,又有三五人影移来,寂寞而空洞地叫道:
“摆渡呀!”
那大抵是从市上溜达了回来的闲人,到了船上,还剌剌地谈着小茶馆里听来的新闻,
夹带着评长论短,讲到得意处,清脆的笑声便从水上飞起。但老人总是沉默着,咿咿呀呀
地摇他的渡船,仿佛不愿意听这些庸俗的世事。
一般渡头的光景,总使我十分动心。到路亭闲坐一刻,岸边徘徊一阵,看看那点简单
的人事,觉得总不缺乏值得咀嚼的地方。老人的沉默使我喜欢,而他的冷漠却引起我的思
索。岂以为去来两岸的河上生涯,未免过于拘束,遂令那一份渡引世人的庄严的工作,也
觉得对他过于屈辱了吗?
16.作家笔下的 “浙东水村”有何特点?作家对它倾注了怎样的感情?(5 分)
答 :
17.文中先后三次描写老人 “极其冷漠”“默然吸他的旱烟”“总是沉默着”,用意是什
么?(4 分)
答 :
18.作者描述“白须白发老人在水上来去”的摆渡生活,并且“觉得其中总不缺乏值得咀
嚼的地方”。 (6 分)
⑴作者从其中真正咀嚼出了什么?
⑵反映出了作者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款比亚迪宋PLUS EV豪华尊贵旗舰型_用户手册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VIP
- 第1课《初三,我来了》课件北师大版心理健康教育九年级全一册.ppt
- 2023全域用户经营白皮书:STAR模型,从用户运营到生意增长.doc VIP
- NBT 35042-2014 水力发电厂通信设计规范.pdf
-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docx VIP
- “三个聚焦”内容个人自查报告.docx VIP
- 2024年充电宝市场现状分析:充电宝全球市场销售额达到224亿元.docx
- 各种烟气焓温、密度、比热计算表.xls VIP
- 考试妇科试题.docx VIP
- 德国科技创新与产业趋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