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
口服给药是最方便,最容易被患者接受的途径。药物口服后经胃肠道吸收而作用于全身,或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局部,因而最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据报道,药物引起的消化道不良反应,约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ADRS)的 20%~40%。ADRS 可累及消化系统各部分,导致消化道黏膜完整性受损,消化管运动、腺体分泌功能障碍,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药物不良反应作为消化系统药源性疾病的病因之一,它所引起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病毒、细菌、饮食、肿瘤、精神因素等)所致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基本相似,几乎涉及消化系统疾病的所有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呕血、便血、黄疸、便秘等。此外,还可出现发热、皮疹、乏力、肌痛、关节痛等消化系统以外的症状,也可能同时出现其他系统药源性损害症状。其涉及器官包括食管、胃、肠道、肝脏、胆囊、胰腺、腹膜等。
一、药源性食管疾病
致病药物及临床表现
一般情况下,口服药物从口腔经食管很快到胃,很少引起食管不良反应,但在某些情况下药物可引起食管黏膜损害,此称药源性食管疾病。药源性食管疾病常见表现形式有食管炎或食管溃疡,有时并发食管出血、狭窄、穿孔、食管感染等。表现形式多样,程度轻重不一,但都有相似的起病过程。通常在服药后 4-12h 内出现突发胸骨后疼痛、吞咽疼痛和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多呈持续性,进食不能缓解,反而加重。可向颈、背、上肢等部位放射,可伴有咽喉部异物感及紧缩感。常见药物有:
抗菌药物
是引起药源性食管损害最常见的药物。化学性刺激是主要原因,其食管损害常不严重。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红霉素、林可
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甲氧苄氨嘧啶、麦迪霉素、利福平等均有导致食管损害的报道,其中多西环素是引发食管损害频率最高的抗菌药。
氯化钾
由于氯化钾对食管黏膜的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引起食管黏膜渗出、出血、溃疡和狭窄,甚至穿孔,无论氯化钾缓释片或肠溶片,均可引起严重食管损伤。
非甾体抗炎药(NSAID )
S
NSAID
S
引起食管黏膜损害的原因有:①当食管 PH<4 时,NSAID
S
可引起直接
损害②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使黏膜失去保护性③抑制黏液及重碳酸盐的分泌,降低黏膜的通透性和血流量。
有作者回顾性分析了良性食管病变 55 例,其中药物损伤所致 11 例,11 例中2 例由阿司匹林引起,食管大片溃疡出血 1 例,行急症手术探查以控制出血,发现在溃疡面上紧嵌着 2 片阿司匹林。
硫酸亚铁
该药呈酸性,若停滞于食管黏膜上,可引起黏膜糜烂、充血、水肿形成溃疡及狭窄。
其他药物
抗胆碱药物依美溴铵主要用于治疗尿失禁和夜尿症,多在睡前服用。由于该药接触水即膨胀崩解,如果患者在睡前不用水直接服下,可引起食管炎、溃疡和狭窄。普萘洛尔、氟尿嘧啶、卡托普利、氨茶碱、地高辛、泼尼松等均有引起食管损害的报道。
诊断
有服用易损伤食管的药物史,且服药方法和体位不正确,如服药时不饮水或少量饮水,服药后即取卧位或卧位服药。
患者存在食管狭窄、胃食管反流等基础因素。
服药后数小时至数周内出现胸骨后疼痛,呈持续性,进食时加重,向上肢、颈背部放射,部分患者有咽部异物感和紧缩感。
食管吞钡 X 线检查有时可见龛影、钡剂通过不畅,有时可无明显异常发现。
食管镜可见炎症改变、糜烂、出血、溃疡和狭窄。
治疗
立即停服致病药物。
饮食治疗:宜食用清淡、可口、易消化的食物,以流质温食为宜。食管出血或严重狭窄,应暂停进食,禁用有刺激性、难消化、质硬的食物。
胃食管反流加重损害时,可服用抗酸药物及黏膜保护剂,也可用 H 受
2
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以利食管创面修复。
必要时静脉给药以补充营养,避免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手术治疗:药物所致的食管狭窄并发症可反复进行内镜下食管扩张术, 食管严重狭窄可开胸做局部切除术并做食管端-端吻合术,对并发食管大出血或穿孔者应尽早开胸做修补术。
预防
对可能引起食管损伤的药物,应小心送服,严密观察或改换其他药物, 尤其是老年人及食管有结构和功能异常者。
教育患者尽可能坐位或立位服药,服药后保持坐位或立位 10-15min
服药时要用足够的水送服,至少用 100ml 水
卧床不起或吞咽困难患者尽可能选用液体制剂或肠外给药。二、药物性上消化道出血及穿孔
致病药物和临床表现
药物性上消化道出血是由于药物直接或间接损伤消化道黏膜及血管、引起黏膜糜烂、溃疡或血管破裂,或者药物使机体凝血机制发生障碍,或药物使原有消化道病变加重,引起胃黏膜充血、糜烂、溃疡,甚至出血穿孔,导致大便潜血阳性或呕血及黑便。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有:
非甾体体抗炎药
NSAID
S
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内源性前列腺素(PG)的合成,削
弱了 PG 对胃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对胃酸的抑制作用。
部分 NSAI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