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两个重要社会变迁中的达赖与班禅.docxVIP

清朝末两个重要社会变迁中的达赖与班禅.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朝末两个重要社会变迁中的达赖与班禅 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两位转世活佛,它们是1904年前的苍鹭和额尔德尼。他们互相礼貌地交谈。九位达赖喇嘛把五名班禅喇嘛当作老师,四名班禅喇嘛把六位达赖喇嘛视为老师。1此后,受种种因素影响,两大系统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矛盾冲突时有发生,甚至相互对立,对当时和以后的西藏局势乃至西南边疆的形势、中央政府的治藏政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达赖、班禅的关系,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外人士都有所记载,学术界也有一定成果,但较少关注清末双方关系与治藏政策、驻藏大臣的相互作用。2本文拟依据档案、文献,以驻藏大臣的作用为中心,探讨清末达赖、班禅关系发展的状况,试析中央政府针对双方关系制定的治藏政策、措施及其得失,恳请方家指正。 一 达赖、东南角的冲突和稳定西南边疆的形成 入清以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都由中央政府册封,两大系统之间总体上相处融洽,相安无事。而且清朝中央政府在西藏逐步确立了以达赖系统为主导的西藏政教合一制度,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规定达赖和班禅同为“黄教教主”,“互为师弟”,转世时通过金瓶掣签制度确认。3这对于维护西南边疆的稳定产生了积极影响。从18世纪起,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西藏侵略的不断加深,特别是鸦片战争后英、俄两国对西藏的争夺日益加剧,再加上清政府的对外妥协,西藏僧俗上层内部对英、俄两国的态度出现差异,与清朝中央政府、驻藏官员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系统之间的关系也发生微妙变化,逐步出现了裂痕,驻藏大臣已经介入其中。 班禅、达赖两大系统的矛盾至少产生在八世班禅时期(1855—1882)。学术界已经注意到,1875年八世班禅受戒,此后因他热心修习萨迦派教义引起西藏各界的争论,1882年十三世达赖受戒,噶厦(即西藏地方政府)未按旧例邀请八世班禅参加。4同年,八世班禅圆寂。对于相关事件,英印政府所派间谍达斯(Sarat Chandra Das)记载,当时西藏有人就把八世班禅的圆寂“归罪于他的人民对他不忠,他因此郁闷不乐而死;另有人说他的去世由于达赖喇嘛对他不礼貌,灌顶时没有邀请他参加”;到1887年,因为接待了英印政府所派的间谍达斯,班禅系统的第四世生钦活佛被噶厦处死。5这些在当时导致了达赖、班禅两大系统之间的矛盾。有学者认为生钦被处死一事是“达赖、班禅这两大黄教系统之间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公开的裂痕”,也是长时期以来“英印侵略势力蓄意制造西藏内部矛盾的一个结果”。6 在达赖、班禅系统发生这一冲突的过程中,当时担任驻藏大臣的松溎、文硕等人发挥了什么作用呢?八世班禅“惑习红教”事件发生时,松溎为驻藏大臣,桂丰为帮办大臣,他们对此颇为关注。1876年12月,松溎奏称:“西藏向遵黄教,奉经念佛,惟后藏之西萨迦呼图克图本系红教,并皆养妻生子,迥异黄教”,不料班禅“被人愚惑,兼习红教,遂致两藏物议沸腾,众心不服”。他感到“体制攸关,诚恐滋事”,他巡视到后藏时多次会见班禅,进行劝说,提醒他:清朝皇帝“特派大臣保卫阖藏,振兴黄教”,应该“上体大皇帝二百余年护持之恩,下慰前后藏数万众生皈依之念,正己教人,表率一方”,怎么能“妄习别教而舍正经,以致人心惶惶,浮言四起”呢?以后应当仍然“确遵黄戒,虔心唪经”,不得“任性妄为,旁习外道,以期仰副圣主保卫全藏、护持黄教之深恩”,如果“执迷不悟,妄知痛改,立即严参,从重惩办”。经过松溎的劝告,班禅“闻听之下,俯首无言”,并按照要求“具结存案”。松溎还表示,他会“随时密察,笞其痛改前习,则阖藏人心自定”,就不再追究,如果“阳奉阴违,始终不悛,自当再行据实严参,请旨办理,并将随侍之札萨克喇嘛一并惩办”。对此,清廷也非常关心,并肯定了松溎的做法。光绪帝在1877年1月谕令,驻藏办事大臣松溎奏“班禅额尔德尼惑习红教,现令具结改悔”,“著随时察看,妥慎办理”。7很显然,1876年前后,松溎和清廷希望班禅改变“妄习别教而舍正经”的做法,目的是维护黄教内部和西藏僧俗上层的团结,以免激起班禅与西藏僧俗上层的矛盾,避免“人心惶惶,浮言四起”的情况发生,从而稳定西南边疆。至于生钦活佛被处死一事,由于英国侵略西藏,清廷有意妥协,西藏僧俗民众又要求抵抗,驻藏大臣文硕忙于在清廷、西藏地方之间协调立场,似乎无暇顾及,目前笔者所见的文硕奏牍中并未提及此事,《清实录》中未予记载。 1888年,英国发动第一次侵略西藏的战争,达赖、班禅两大系统团结抗英,双方矛盾暂时缓和,此后由于英、俄两国的挑拨和清政府的无能,达赖、班禅两大系统在如何处置与英、俄两国的关系,如何对待清政府的治藏方略以及维护西藏地方利益方面出现分歧。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在一份密折中奏称,英国侵略西藏时“俄人乘间藉游历为名,取道后藏而来,甘言厚币,以诱藏番”,因“语言文字不能相通,特予密函三件,约

文档评论(0)

182****77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