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知识精研提升】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pptxVIP

第13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知识精研提升】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1.秦朝;2.汉朝;探究思考:结合史料指出汉朝在边疆的屯戍政策的影响?;;唐朝:羁縻府州制度; 促进了民族的大交融;隋唐:民族事务管理机构:礼部和鸿胪寺;; 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但必须由中央任命,同时取消了少数民族首领原有的“可汗”称号。其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如安西、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各羁庶府州。都护由汉人担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袭。边疆的行政包括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共约八百多个。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等;5.宋朝;6.元朝(完成了全国统一);纲要上p58【历史纵横】元朝对边疆的成功统治 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jimi)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汉唐王朝疆域辽阔,对内陆边疆地区往往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元朝的辽阔疆域则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也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7.明朝;管理机构:;;;;; (1)民族迁徙:如魏晋时期少数民族的内迁、三次大规模的北民南迁。 (2)民族战争:如秦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宋朝与辽、西夏、金之间的战争;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的战争。 (3)友好交往:如唐朝与回纥间互派使节、北宋时期榷场的设置、明朝后期与蒙古的互市。 (4)政治改革: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改革、忽必烈改制等。 (5)和亲联姻:如西汉后期的昭君出塞、清朝前期的满蒙联姻。(6)会盟和议:如唐朝与吐蕃的“长庆会盟”、北宋与辽的“澶渊之盟”、南宋与金的“绍兴和议”。 (7)进行册???:如唐玄宗册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明朝册封俺答汗为顺义王、清朝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 (8)羁縻政策:(主要指设置机构)如秦朝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新疆;明朝设立奴儿干都司管理东北。 ;;华夏族:西周时期,夏商周三族融为一体,形成一个民族雏形——夏。西周后期,改称为“华夏”,意为“大而华丽”,以区别夷狄的“野蛮”,“夷夏之辨”由此出现。到春秋中晚期,孔子作《春秋》以礼乐文化作为判别夷夏的最高标准。孔子还主张对周边民族采取怀柔政策,他的弟子就有来自夷狄地区的子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民族观成为中国传统民族观的基本主张。;1.北朝时期,胡人和汉人墓志的追祖方式,均集中出现了将祖先追溯至华夏炎黄等上古神话人物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士族世系源远流长 B.儒学独尊得以确立 C.民族交融得到发展 D.墓葬形制趋向统一;1.秦汉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扩大。;2.隋唐对外交流活跃,陆路到大食,海路到赤土国、日本。;宋代海上丝路;4.元朝: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马可·波罗来华, 著《马可·波罗行纪》;⑴政府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 ⑵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屡禁不绝。 ⑶1689年, 中俄订立《 尼布楚条约 》 。 ⑷对外关系转型:18 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试图打开中国市场。但清朝政府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总结; 朝贡体系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9世纪末,在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以儒家价值为基础而建构的国际关系体系。朝贡国定期向中华帝国朝廷进献贡品,中国要对其进行封赏以体现皇恩浩荡、天朝恩典。通过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朝贡国从中原王朝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学习到先进的中原文化,获得中原王朝的安全保护。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通过“万邦来朝”的形式来彰显自身“德化来远”,以此证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正是这种持续的相互需要,才使得朝贡体系能够维系千年之久……进入近代,在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击下,朝贡体系逐渐逊位,在19世纪后期最终解体。 ——摘编自简佳星《浅谈朝贡体系》;;;概括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形式、趋势、路线、内容);《职贡图》是用来记载外国及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向朝廷进贡的纪实图画,从梁元帝萧绎开始,历代均有创作。清代以前《职贡图》描述这些民族贡使的形象往往丑陋、野蛮和怪异,而清代《职贡图》里西洋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秋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初高中教育工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