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陈梦云跟师学习五苓散的体会.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陈梦云:跟师学习五苓散的体会 《经方》杂志第期 跟师学习五苓散的体会作者/陈梦云本文由“135 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五苓散是针对“水桂枝”体质的一张良方,在跟随师父薛蓓云学习的一年中,发现师父运用这张方的机率很大, 广泛用于皮肤科、眼科、泌尿、呼吸等各系统各病症。近来 总结观察上方的师父所用病例,有以下体会:1、成因:师父此方应用机会很多,跟地处江南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南 方环境极其潮湿,再加上如今生活水平的改善,恣食肥甘厚 腻,并且苏南菜偏甜,导致机体水湿过剩。另外江南地区的 梅雨季节,着实是五苓散证的高发季节。气温高同时空气格 外潮湿,造成口渴但饮水不解亦或饮入胃中不适感,这完全 符合五苓散证“消渴”的特点。还有一个原因是现代一些“养生媒体”宣传的每天八杯水的思想以及水果美容养颜的观点让 大家不顾自身情况的过度摄入,进一步加重了体内的湿气。 2、体质:我在抄方学习中发现师父用五苓散对体型的要求并不高,可胖可瘦,但胖者多且瘦者多易浮肿,或下肢肿或 晨起眼睑肿。但对舌诊的要求较高:五苓散的舌质为淡暗的 “桂枝舌”,或水滑苔或厚腻苔。以往不明白为什么厚腻苔要用温药,师父有个比喻十分形象:“苔藓都是长在无阳光照射之处,太阳照射了,它们也就消失了”。3、合方经验:师父 运用五苓散多为合方使用,我观察手中的病例发现比例最高的三张合方为:(1)、鼻、咽、眼部不适感者多与半夏厚朴汤合方,即八味通阳散。(2)、与柴桂干姜汤合用,是师父很喜欢的一张合方,用于治疗多例强直性脊柱炎效果颇好, 还用于治疗严重盗汗、三叉神经痛等多种疑难杂症。(3)、过敏性疾病、外感性疾病、肿瘤放化疗及术后调理,带状疱疹等多合用小柴胡汤。4、类方鉴别:师父临床病人很多, 这就要求她的看病速度要快,因此师父每一个方证细微的差别点把握的十分精准,常常令人佩服不已,翻看去年的跟诊记录,发现三张经常弄混的方剂。(1)、治疗腹泻时与黄连汤鉴别:二者均偏向于桂枝体质,但五苓散人体内水湿之邪更重,故多表现为水泻,其舌苔多滑,体型胖者多。黄连汤证者的体内并无湿邪,而是处于寒热错杂的状态,其人舌苔多腻,体型一般偏瘦。另外黄连汤证者的主诉多兼见胃部的不适感,而五苓散人胃口佳。(2)、治疗盗汗时与温胆汤鉴别:温胆汤适于“半夏”体质者,治疗的盗汗患者多有焦虑或焦虑倾向,其面色正常,还治疗一种“假盗汗”,即醒时一身汗者。而五苓散为水液分布异常所致,它精神状态正常,此类盗汗患者多便溏,不能饮冷。(3)、治疗代谢性疾病时与大柴胡汤鉴别:二者都是油光满面,硕大肚子,好发“富贵病”。但是大柴胡汤的肚子按压有疼痛感,而五苓散即使按之饱满也无疼痛。大便常有干、稀之别。另外从疾病谱来看,大柴 胡汤证突出为肝胆系统病症,而五苓散集中于代谢紊乱性疾病。5、病案举例:(1)、慢性荨麻疹案葛某,男,62 岁, 2014 年 7 月 25 日初诊。体型体貌:体型中等,肤色偏白既往史: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史主诉:荨麻疹多年病史:荨麻疹伴严重瘙痒已多年,便溏,日 2 次,口气重。血压: 130/76mmhg 舌像:舌暗紫、舌苔腻。选方:小柴胡汤合五苓散加减。处方:柴胡根 10g,姜半夏 10g,炒党参 10g, 炙甘草 3g,炒黄芩 10g,猪苓 10g,麸炒白术 10g,泽泻 15g,茯苓 10g,桂枝 6g,荆芥 10g,防风 10g。七剂,每剂服两天。2014 年 8 月 8 日第二诊:身痒减轻 30%,但大便次数增加,日 1-3 次且不成形,舌苔腻。处方予上方茯苓改为 15g, 麸炒白术改为 15g,炙甘草改为生甘草5g。七剂,每剂服两天。2014 年 9 月 2 日第三诊:瘙痒基本缓解,大便日 1-2 次,以 2 次居多,仍稀,口气重。舌暗偏紫,苔已不腻。处方予上方桂枝改为 10g,加上炒薏苡仁 30g。七剂,每剂服两天,再停药一天。(2)、慢性鼻窦炎案周某,男,44 岁, 2014 年 8 月 8 日初诊。主诉:鼻窦炎多年,再发两天。病史:患者患慢性鼻窦炎多年,近两日感冒后明显加重,鼻塞对寒热均敏感、鼻涕色白、量多,伴咽部不适,咳嗽、痰多, 口干不欲饮,汗多、乏力,近日大便日 3 次,为水泻,有尿等待现象。查体:苔腻,咽红。尿常规:小便隐血(+)。选方:柴桂干姜汤合五苓散加减。处方:柴胡根 10g,桂枝 10g, 炒黄芩 10g,天花粉 10g,锻牡蛎 30g,浮小麦 30g,茯苓10g,猪苓 10g,炒苍术 10g,麸炒白术 10g,泽泻 15g,姜半夏 10g,苏梗 10g,炒黄柏 10g,山栀子 10g,桔梗 6g。七剂,每剂药服两天。2014 年 9 月 1 日第二诊:诸证均减, 大便日 3 次,但前两次稍成形,仍汗多,又诉耳鸣,腰酸痛。舌根腻。处方:守方加知母10g、肉桂 5g,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