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诗经·二南》中的巴地民歌文化考论.pdf

《诗经·二南》中的巴地民歌文化考论.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簟遴鎏薹I !三兰竺!塑 《诗经·二南》中的巴地民歌文化考论 陈国志 摘 要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中的 “风”部是采自各地的民间歌曲,“二南”之风则主要来源于 彼时南方的巴、楚、蜀等国。其中,许多民歌都带有强烈的巴地色彩或与巴地民歌有着密切关系,先秦时期巴 地民歌文化的繁荣程度与文化品质可见一斑。考论 “二南”中的巴地民歌,阐述先秦时期巴地民歌文化的繁荣 及其主要特征,对进一步认识和挖掘巴文化的重要价值,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巴地民歌 ;《诗经》;《周南》;《召南》 田 文化是一种神秘、久远且对中华文化产生过重 诸国却逐渐发展壮大,并相继称王。蜀国早已是南方 L一 大影响的地域文化,许多的文献记载及考古发 大国,势力强盛,巴国憨直勇猛,彪悍善战,楚国雄 掘都证明,巴文化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达到相当高的 心勃勃,四处扩张。在这种背景下,周王室统治者及 文明程度。作为一个 “能歌善舞、勇敢善战”的民族, 其附庸文人难免会对南方诸国有所恐惧和防范,故并 巴人音乐文化在先秦时期已相当繁荣,富于传奇色彩, 未直接将楚、巴、蜀地的民歌列为 “国风”之一,但 并深深地影响着后来的巴文化发展。 却又无法避开丰富多彩、影响深远的南方诸国民歌。 巴人族源复杂,迁徙频繁,其主要活动范围大致 因此,众多学者经考证认为,《诗经》删编者采取折 包括今天的川东、川东北、陕南、鄂西、鄂西北、湘西、 衷之策,将上述地所采民歌列入了十五 “国风”之 周《 黔北、重庆等地,其中又以川东为中心,形成一个水 南》 《召南》(合谓 “二南”)中。 波状的文化辐射圈,这一带均可视作巴地或谓 “巴文 许多证据都可证明,“二南”中的民歌多采 自巴、 化区”。在这片土地上,已经出土大量具有 巴文化特 楚、蜀之地,其中,巴地民歌的特征尤为突出。朱熹 质的乐器,如罅于、钲、编钟等,具有极高的研究价 在 《诗集传》中说 :“分岐周故地以为周公旦召公爽 值。同样,在 Ell海经》 《尚书》 《吕氏春秋》 诗《经》 之采邑,且使周公为政于国中,而召公宣布于诸侯…… 楚《辞》 华《阳国志》 《史记》等诸多古代典籍中,也 盖其得之国中者,杂以南国之诗,而谓之周南……其 有许多关于巴地音乐文化的记载。从这些记载中可 以 得之南国者,则直谓之召南。”清廖元度在 楚《风补· 看出,在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早期, 旧序》中也说 :“夫陕以东,周公主之 ;陕以西,召 巴地音乐就已经出现了从歌、舞、乐 “三位一体”综 公主之。陕之东,自东而南也 :陕之西,自西而南也。 合乐舞形式中独立出来的艺术形式——民歌,而最能 故日二南。” 《诗·小雅 ·四月》日:“滔滔江汉,南国 体现先秦时期巴地民歌文化的古代典籍无疑就是 《诗 之纪。”与 诗《经》成书年代相近的 左《传 ·召公九年》 经》,其 “二南”中的许多民歌都具有 巴地民歌风格 更是明确指出 :“巴濮楚邓,吾南土也。”所谓 “巴濮 或与巴地 民歌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说, 《诗经》是蕴 楚邓 ”,正是指巴、楚地域。此外,“二南”中许多相 含巴地民歌文化最为丰富的~部先秦文献。 关的山水地名、动植物名等也可进一步佐证其民歌出 一 、 先秦巴地民歌文化的宝藏—— 《诗经》 自巴、楚、蜀之地 。大致来看,“周南即周公采邑之南, “二南” 包括楚国和 巴国部分疆域。召南即召公采邑之南,包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同时也是 括蜀国和巴国大部分地域”。 也就是说,《周南》以巴、 一 部 “可诵、可弦、可歌、可舞”(《墨子 ·公孟》)的 楚民歌为主, 《召南》以巴、蜀民歌为主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