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2 考点2 热力环流(含解析).doc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2 考点2 热力环流(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点2 热力环流 (2022·全国文综乙)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漂,然后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 A.1时 B.7时 C.13时 D.19时 2.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3.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  ) A.北高南低,梯度大 B.北高南低,梯度小 C.南高北低,梯度大 D.南高北低,梯度小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信息 解读信息 文字信息 背靠丘陵 低矮的丘陵地形对近地面的海陆风有阻挡、削弱作用,对高空的背景风影响小 海陆风 明显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可以根据近地面的风向判断海陆方位 图像信息 风矢杆 由风向杆和风羽组成,风向杆指示风的来向,风羽用来表示风速 时间 海风显著的时间是午后;图中近地面午后的海风风向是东南风,可推知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西北方向 高空的 风向 代表的是该市因气压差形成的背景风;一天都是偏北风,风力不大,可知气压场北高南低,梯度小 [设问分析] 第1题 对照图中风矢杆的风向,找与题干描述的风向一致的时刻 第2题 根据海陆风的风向反推海陆的相对位置 第3题 气压场是大尺度背景风的根源,在排除小尺度海陆风的影响下,根据背景风风向反推气压场 答案 1.C 2.D 3.B 解析 第1题,首先明确图中风向和风力大小的符号,风向杆方向表示风的来向。1千米之下气球先向北漂,说明近地面应该是南风;上升过程中逐渐转向西南,说明较高海拔处风向转为东北风,看图可知13时最符合,选C。第2题,海陆的相对方位可以根据海陆风风向判断。因陆风被丘陵干扰,已经不明显,故使用海风来判断。白天午后的海风最明显,图中近地面附近午后风向是东南风,说明海洋在陆地的东南方向,则陆地在海洋的西北方向,选D。第3题,本题问的是该市的气压差,即较大尺度背景风的气压场,而不是形成海陆风的小尺度气压场。海陆风是小尺度的热力环流,海陆风明显,则说明较大尺度的背景风相对较弱,即气压梯度小,排除A、C;海陆风是近地面的热力环流,高处越来越弱,风力发生明显改变的高度意味着不再是海陆风的空间尺度范围,再往高处的风向即代表较大尺度的背景风;图中显示,1 000 m高度上已经高过丘陵海拔,该高度的风即为该市较大尺度的背景风;图中显示,该市一天中较大尺度的背景风都是偏北风,且风力都偏小,最大风力为3级,故气压场是北高南低,梯度小,选B。 1.热力环流原理的形成及常见形式 (1)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①理清形成过程:两地冷热不均→产生气流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 ②抓住根本原因:两地冷热不均。 ③明确垂直气压分布特点:垂直方向上,总是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 (2)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影响 ①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②山谷风:在山谷和盆地,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③城市热岛环流:一般将绿化带布局在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业布局于气流下沉距离之外。 ④“穿堂风”:是在热力环流原理基础上形成、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有助于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和降低室内温度。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 2.图解影响风速的因素 3.风的影响 考向1 通过“影响风的因素和风的影响”考查“综合思维” 纳木错位于拉萨市区北偏西200多千米处,是西藏第二大湖泊。2007年8月,某科研小组在纳木错进行了为期12天的湖陆风观测(观测点位置如图a),但仅在12日、13日获得连续观测资料。图b为“13日某时统计的风向随高度变化图”。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该科研小组进行湖陆风观测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不便 B.地质灾害多发 C.天气多变 D.牧业活动干扰 2.图b中风向随高度变化情况的大致时间可能是(  ) A.2:00 B.8:00 C.14:00 D.17:00 3.纳木错湖区湖陆风环流的高、低空风过渡地带大致位于相对高度(  ) A.1 000 m左右 B.2 000 m左右 C.3 000 m左右 D.4 000 m左右 答案 1.C 2.A 3.B 解析 第1题,“为期12天的湖陆风观测,但仅在12日、13日获得连续观测资料”,证明此区域湖陆风不够明显。西藏地区夏季为雨季,天气多变,温差减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湖陆风不明显,选C。第2题, 根据图示信息显示,近地面1 000 m以下风向角度为90°~180°之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293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