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弓长岭铁矿床.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12.1辽宁弓长岭铁矿床 一、地区地质概略 我国东北地域鞍山、本溪、海城、辽了和抚顺等地,宽泛散布含铁石英岩矿 床。弓长岭铁矿是其中著名的矿田之一,分几个矿段(图12-1)。 图12-1鞍山—本溪地域地质略图 1.第四系2.中生界3.二叠系4.石炭—二叠系5.奥陶系6.寒武 系7.震旦系8.前震旦系结晶片岩、千枚岩 9.花岗片麻岩10.花岗岩11.闪绿岩12.铁矿床 二、矿床地点特点 (一)矿区地层 矿区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为: Ⅲ.上混淆岩层:岩性与下混淆岩层基真相同,厚约100m,同位素年纪 1600Ma。 ~~~~~侵入接触~~~~~ .- Ⅱ5·石英岩厚 30-100m Ⅱ4·上含铁带 ⑤第六层铁矿(Fe6),即主要富铁矿层 (50-60m) ④上斜长角闪岩层 6-22m ③第五层铁矿(Fe5) 10-15m ②下斜长角闲岩层 10-40m ①第四层铁矿(Fe4) Ⅱ3·中部黑云母钠长石变粒岩层夹第三层铁矿(Fe3) 70-190m .- 图12-2弓长岭铁矿二矿区地质图 1.第四系2.麻峪花岗岩3.上浅粒岩4.硅质层5.上角闪岩6.黑云变粒 岩7.铁1片岩组8.铁2片岩组9.下角闪岩 10.下浅粒岩11.弓长岭花岗岩12.磁铁矿声能13.赤铁矿层14.矿体 15.断层16.地质界限及产状 Ⅱ2·下含铁带 ④  第  二  层  铁  矿  (Fe2) 2-27m ③中部片岩层 2-12m ②  第  一  层  铁  矿  (Fe1) 2-18m ①下部片岩层 3-36m 1·角闪岩层 ~~~~~侵入交代接触~~~~~ .下混淆岩层:主要为条带状混淆岩,厚度大概1500m,同位素年纪20 亿年。 (二)矿区结构 弓长岭型富铁矿床产于本区的中、上鞍山群中,其变质程度为角闪岩相及 绿片岩相,在本区以外的下鞍山群中尚未发现这种种类的富铁矿床。富铁矿 的产出与结构的关系特别显然。富铁矿常产于断裂结构中或其邻近,或产于 褶皱空隙之中。由于很多矿床中条带状铁矿层两盘常有走向断裂存在,故而 .- 常可见铁矿层两侧有富铁矿产出。此种类富铁矿常产于条带状铁矿层中或其 两侧。如南芬富铁矿、王家量子富铁矿是完全产于条带状铁矿层中的,而弓 长岭二矿区、八盘岭、樱桃园等矿区的富性矿就是产在条带状铁矿层的边部 的(图12-2)。 (三)混淆岩化岩石 本矿区中混淆岩化岩石散布特别宽泛,在矿床周围都有。变质岩呈残留 体状存在于混淆岩化岩石之中。混淆岩化岩石能够分为两期,较老的一期称 为弓长岭混淆岩,较新的一期称为麻峪混淆花岗岩。 1、弓长岭混淆岩 弓长岭混淆岩是岭混淆岩在本矿区出露特别宽泛,遍布在矿床周围,其 同位素年纪为2500Ma。混淆岩一般为灰白色,有的略显淡红色,中细粒,局 部地方岩石粒度变化较大。呈片麻状、眼球状、条带状或斑杂状结构。组成 矿物以斜长石、石英、微斜长石为主,其次有黑云母、自云母、角闪石、绿 泥石,副矿物有磁铁矿、锆石、石榴石、独居石等。此混淆岩与变质岩系之 间有较宽的混淆岩化带。 2、麻峪混淆花岗岩 麻峪混淆花岗岩几于二矿区东北的麻峪一带。肉红色,粗粒斑状花岗结 构。主要组成矿物是斜长石、石英、微斜长石。镜下可见斜长石被微斜长石 交代。在本矿区中还常可见到与混淆岩化相关的伟晶岩、细晶岩、长英岩等。 三、矿床特点 (一)矿体特点 含铁石英岩建造位于NW—SE向大复背斜东北翼,呈单斜地层,倾角陡。 .- 延长4000—5000m,已知延长>1000m。 矿体呈层状,倾向北东,倾角60—90°,有时倒转。富矿体呈层状、透 镜状,产于贫矿体内,主要赋存在Fe4、Fe2内。厚度由几十厘米至几十米, 延长几十米至千余米,延长由几十米至千米以上。倾向、倾角大概与贫矿一 致。富矿体的主要近代矿结构是Fe6下盘的走向逆断层。此断层延长2km以上, 延深1km,倾向NE。沿该断层在Fe6中形成了鞍山—本溪地域最大的富矿体, 即弓长岭二矿区主矿体。Fe6延续4800m,厚50—60m。西北薄,东南厚,有些 地方因断层重叠,厚度增大到100—160m。Fe6中有两个大的富矿体: 其一,走向延长1840m。似层状。有穿层分枝现象。产状与贫铁矿层基本 一致。厚度变化大,向上变薄,深部较稳定。厚5—30m。 其二,走向延长1820m,似层状,产状与贫铁矿一致,厚5—30m。 富铁矿邻近有显然的围岩蚀变。呈单侧带状散布。自富矿体赂外依次为: 铁镁闪石化、石榴石化、绿泥石化。蚀变常发育于富铁矿体一侧的夹层中, 一般宽十几米到几十米。一般蚀变强烈,蚀变带宽,往往富矿体亦较厚;围 岩蚀变弱的地方,富矿体小或没有。蚀变岩石常具片状结构,片理平行于富 矿体外形。富矿体及围岩蚀变年纪为1800—2000Ma。 富矿石成分主要为磁铁矿,局部有

文档评论(0)

178****28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