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经典几何模型之阿氏圆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经典几何模型之阿氏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了解阿波罗尼斯圆及其文化背景,掌握阿波罗尼斯圆的简单性质并能应用性质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抽象概括,对阿波罗尼斯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研究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抓主要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逐步深入的研究中唤起学生追求真理,乐于创新的情感需求,引发学生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重难点分析   重点:阿波罗尼斯圆及其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阿波罗尼斯圆性质的推导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 提出问题: (2008年高考)已知在中,,求的最大值. 解法一:(以下是大部分学生给出的解法) 故当时, 解法二:(也有小部分学生给出了这样的解法) 设,动点C满足,求点C的轨迹, 即: 从以上两种解析过程可以看出,第二种解法简洁,又避免复杂计算,但是学生对于“,点C的轨迹是圆”这个知识点没有概念,其实这涉及到了数学的一个经典几何模型“阿氏圆”. 教材原题再现及推广: 人教版必修2教材习题4.1B组第3题:已知点M与两个定点 的距离之比为,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 解:设,由已知得: 即. 探究: 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的比值为常数λ(λ0)的点的轨迹是圆? 证明:两个定点不妨设,动点,由题意可得, 即 得: 当时,; 当时, 圆心:, 概念形成: 阿氏圆: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的比值为常数的点的轨迹. 设计意图:先以高考真题为例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再以课本练习题引入,说明问题源于课本,但又高于课本,提醒学生重视课本,用好课本,发掘课本的潜在价值. 阿氏圆背景介绍 阿波罗尼斯 (Apollonius of Perga,也有文献上将其名字翻译为“阿波罗尼奥斯”)约公元前262~前190,古希腊人.阿波罗尼斯与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合称为亚历山大时期的“数学三杰”.在其巨著《圆锥曲线论》给出了一个著名的几何问题: “在平面上给定相异两点A、B,设点P在同一平面内且满足 ,P点的轨迹是个圆”,这个圆我们称之为“阿波罗尼斯圆”,又称阿氏圆.这个结论称作“阿波罗尼斯轨迹定理”. 以阿波罗尼斯圆为背景的考题在历年高考中频频出现,备受青睐.《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不同部分对数学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做了阐述,首次明确提出数学课程要“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设计意图: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渗透数学文化,体现课程标准. (三)阿氏圆定义的应用 例1(2020年全国卷) 已知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若双曲线C的渐近线上存在点P满足: ,求b的最大值. 解: 即 即圆与渐近线有交点 变式训练:已知向量,且,求的最小值. 解:设 当OB与圆相切时,有最小值为 设计意图:解题思路一般有两种,一是以边长(或角)为自变量建立函数关系式,转化为函数最值问题来处理,但计算繁琐,浪费时间.二是建系,转化为阿氏圆的问题进行处理. 探究阿氏圆性质 阿氏圆的圆心D与两个定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若,圆心到定点的距离(DA、DB)与半径(r)之间有什么等量关系? , , , . (五)灵活应用 例3 P为圆O:上任意一点, M,N为定点,其中点M(3,0),若则 ,定点N的坐标________. 解析:此题若用常规思路先求点P的轨迹方程,再求半径和面积自然可以求解.但对于填空题大可不必“小题大做”,若应用性质可以很快确定点P的轨迹.也可以直接代入上述结论计算半径和面积. 例4 若,P为圆O:上任意一点,则的最小值为 ; 解: 设 圆O是以A,H为定点的阿氏圆 变式:求的最小值 . 解: 设 圆O是以B,G为定点的阿氏圆 (六)模拟试卷链接 1. 已知是同一个平面内的三个单位向量,若,求的最小值. 2. 已知是同一个平面内的三个向量,若,且,若满足: 求的最小值 设计意图:巩固提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课堂总结 (1)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2)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3)你想继续探究些什么? (八)再思考 1. 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之积(平方和、平方差)为定值的点的轨迹是什么? 3. 平面内到一定点和一定直线(两直线)的距离之和(差、积、商)为定值的点的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祝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