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陆游《秋思》(含答案).docxVIP

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陆游《秋思》(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专题训练------陆游《秋思》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秋思 陆游 人生四十叹头颅,久矣心知负壮图。 未死皆为闲日月,无求尽有醉工夫。 风凋木叶流年晚,秋入窗扉病骨苏。 信步出门湖万顷,季鹰不用忆莼鲈[注] 【注】季鹰,张翰字季鹰,西晋文学家。张翰躲避乱世,因想念家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而辞官还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感叹自己年龄已到四十岁,内心也早知道辜负了一生的抱负。 B.颔联中的“闲日月”“醉工夫”,蕴含着诗人此时此刻无可奈何的心情。 C.颈联写落叶和透过门窗的寒气,点明了深秋的时节和诗人的身体状况。 D.闲居的诗人面对着秋色秋景,思绪万千,全诗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秋日所感。 2.请简要分析诗歌尾联的含意及其蕴含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秋思 陆游 半年闭户废登临,直自春残病至今。 帐外昏灯伴孤梦,檐前寒雨滴愁心。 中原形胜关河在,列圣①忧勤德泽深。 遥想遗民垂泣处,大梁②城阙又秋砧③。 【注】①列圣:指宋朝历代帝王。②大梁:北宋都城开封的古称。③秋砧:秋日捣衣声。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自己得病之久,颔联写孤独愁苦,都是为了表现诗人晚景之落魄。 B.诗人选择的“昏灯”“寒雨”等意象富有表现力,与意境的整体色彩、情调很吻合。 C.颈联写中原关河和历代贤君,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尽在不言中,尽显诗歌含蓄之美。 D.诗歌塑造了一个年迈多病却依然心忧国家黎民,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诗人形象。 4.诗作是如何紧扣“秋思”展开的?请加以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思 陆游 黄落梧桐覆井床,莎根日夜泣寒螀。 老生窥镜鬓成雪,俊鹘掣鞴①天欲霜。 破虏谁持白羽扇?从军曾拥绿沈枪②。 壮心自笑何时豁③,梦遶祁连古战场。 【注释】①鞴(bèi):把鞍辔等套在马身上。②绿沈枪: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枪名。③豁:舍弃。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以梧桐叶发黄而飘落、寒蝉在低矮的灌木莎根日日夜夜啼鸣来表现“秋”。 B.一“黄落”“覆”,一“寒蝉”一“泣”,渲染了一种凄凉、冷落、悲凉的氛围。 C.诗人自称“老生”,既与窥镜鬓角生白发相呼应,又表现出时光易逝的感喟。 D.天将要下霜,诗人骑在马上,擎着鹰隼去打猎,这些写出诗人的悠闲自得。 6.诗歌最后两联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秋思① 陆游 烈日炎天欲不禁,喜逢秋色到园林。 云阴映日初萧瑟,露气侵帘已峭深。 衰发凋零随槁叶,苦吟凄断杂疏砧。 雁来不得中原信,抚剑何人识壮心! 注释:①本诗作于淳熙元年(1174),时作者在蜀州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夏天烈日当空。热得让人几乎不能禁受,为下一句写“喜逢秋色”做铺垫。 B.颔联紧承上联续写秋色。阴云遮日,露气侵帘,初秋的凉爽让诗人感到心情舒畅。 C.颈联的“疏砧”与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白帝城高急暮砧”一样,都暗含思乡之情。 D.本诗前两联重在写景,后两联由景到情,重在抒情议论,过渡自然流畅,脉络清晰。 8.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思 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①百尺楼。 【注】①元龙,即陈登,三国时人。刘备、许汜评论天下人物。许汜说自己曾拜访过陈登,陈登不和他说话,陈登睡大床,让自己睡下床。刘备对许汜说:“天下大乱之时,你空有国士之名,只顾置买田地房舍,陈登和你有什么话说?假如是我,打算睡在百尺楼上,而让你睡在地下,何止于上下床之间呢?”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利欲驱人奔走如万头火牛奔突,我似江湖间一只漂泊无依的沙鸥鸟。 B.诗人无聊时天长似年的感觉,与《临安春雨初霁》中“矮纸斜行闲作草”接近。 C.砧杵敲击、明月西沉和家乡井边梧桐的叶落预示秋天已至,实写眼前之景。 D.尾联直抒胸臆,写自己要舒展老眼却不能像陈元龙有百尺楼可临跳远方。 10.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思 陆游 南郑归来①二十霜,背人岁月去堂堂。 破裘不补知寒早,倦枕无憀②厌夜长。 年少若为评宿士?狂生曾是说高皇。 慨然此夕江湖梦,犹绕天山古战场。 [注]①南郑归来:这里指从战场上回来。②无憀:无所依赖,空闲而烦闷。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将叙述与议论、抒情相融,能够做到情由事出,情至论随,流畅自然。 B.“二十霜”指时间二十年,“背人岁月”写出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失。 C.“破裘不补”“厌夜长”体现了诗人十分“无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