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
2019 年版心肺复苏
2019 年最新版心肺复苏
2019 年最新版心肺复苏
2019-04-14
2019-04-14 用知识丰... 阅 14493 转 113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中止,是临床最紧急的危险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全身组织器官尤其是脑的不可逆损害而导致死亡
心脏骤停复苏术
诊断要点
1、意识突然丧失,伴有或不伴有抽搐。
2、呼吸呈叹息样或停止。
3、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4、心搏及大动脉搏动消失。
治疗原则
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技术, 在事发现场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其目的是尽快建立有效通气与有效循环,保证重要脏器及早恢复血供与氧供。
早期心肺复苏 2010 年新指南心肺复苏操作顺序发生了变化:由 A-B-C 改为 C-A-B, 即:C( compression )胸外按压、A( airway )开放气道、B( breathing)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术操作步骤
1
胸外按压
只要判断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以维持重要脏器的功能。
判断周围环境:环顾四周,确保周围环境安全后方可进行施救。
判断意识、呼吸及脉搏:观察患者意识、呼吸及颈动脉搏动均消失。
①无意识判断方法:拍打患者双肩,高声呼喊双耳“喂,你怎么了?”如认识,可直呼其姓名, 如无反应,说明意识丧失。
②无脉搏判断方法: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然后向施救者侧滑移 2~3 cm,在胸锁乳突肌内侧触摸颈动脉是否有搏动。(注:禁止双侧同时触摸颈动脉,检查时间不要超过 10s, 如 10s 内不能明确感觉到脉搏,则应开始胸外按压)。
③无呼吸判断方法:将自己的脸贴近患者的口鼻感受有无气体呼出,同时观察胸部起伏情况,即“一听二看三感觉”来评估呼吸。
呼叫急救系统:一且发现患者无意识、无脉搏、无呼吸,则可判定发生心脏骤停,立即高声呼唤其他人前来帮助救人,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120 或附近医院电话。如现场只有一个抢救者, 则先进行 1 分钟的现场心肺复苏后,再联系求救。
体位:患者仰卧位于硬质平面上,患者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松解患者衣裤。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 1/3 交界处或剑突以上 4~5cm 处或双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交界处。(6)
按压方法:按压时上半身前倾,双肩正对患者胸骨上方,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骨中下部,然后两手重叠,手指离开胸壁,双臂绷直,以髋关节为轴,借助上半身的重力垂直向下按压。每次抬起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并应随时注意有无肋骨或胸骨骨折(注意:一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 另手掌根重叠放于手背上,使第一只手的手指脱离胸壁,以掌根向下按压。)
按压频率:至少 100 次/分。(理想按压频率 100~120 次/分)
按压深度:至少 5 cm 或者胸廓前后径的 1/3,压下与松开的时间基本相等,压后应让胸廓充分回弹。
按压职责更换:每 2 min 更换按压者,每次更换尽量在 5S 内完成。2
清除气道内异物
判断颈部无创伤,清除口腔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时,应先将患者的头部偏向施救者侧,另一手用食指将固体异物钩出,或用指套或手指缠纱布清除口腔中的液体分泌物及鼻腔分泌物。
3
人工呼吸
(1)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①开放气道
方法一:仰头一抬额法。用一只手按压伤病者的前额,使头部后仰,同时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置于下颌骨颏部上抬下颌。使下颌角、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
方法二:双下颌上提法(颈椎损伤时):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处的平面上,双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并握紧下颌角,同时用力向上托起下颌。如果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拇指把口唇分开,用面颊贴紧患者的鼻孔进行口对口呼吸。此方法难以掌握,且常常不能有效的开放气道,还可能导致脊髓损伤,因而不建议非医务人员采用。当双下颌上提法不能保证气道通畅时仍应使用仰头抬颏法。
②用按于前额的手的食指和拇指捏紧患者鼻孔。
③正常吸气后紧贴患者的嘴,要把患者的口部完全包住。
④缓慢向患者口内吹气(1 秒以上) ,足够的潮气量(500-600ml)以使得患者胸廓抬起,并用眼睛余光观察胸廓起伏。
⑤每一次吹气完毕后,应与患者口部脱离,松开患者鼻子,侧头看患者胸廓起伏,并用面颊感受患者鼻部呼吸。
⑥吹气时暂停按压,吹气频率 10- 12 次/分,按压通气比率为 30:2。
(2)口对鼻人工呼吸
在某些患者口对鼻人工呼吸更有效。如患者口不能张开(牙关紧闭)、口部严重损伤,或抢救者不能将患者的口部完全紧紧地包住。
重新评价:
①单人 CPR。
按压/通气 5 个周期(约 2 min)后,再次检查和评价,如仍无循环体征,继续进行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年度4月12326金融理财分析报告技术与技巧.docx
- 2018年对口支援师带徒协议书 DOC 文档.docx
- 2018年二级建造师网络继续教育答案解析.docx
- 2018年奉贤区初三数学二模卷及答案.docx
- 2018年福建省莆田市初中初三市质检数学试卷及答案.docx
- 2018年高考电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练习.docx
- 201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3试题和答案解析.docx
- 2018年高考全国二卷全国卷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
- 2018年高考全国二卷全国卷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18年高考全国卷2理科数学真题.docx
- 2024全球视光市场白皮书-沙利文.docx
- 2024年房地产形势展望.docx
- 宁波港: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报告.docx
- 中国国航: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可持续发展暨ESG报告.docx
- 2025年预制菜市场趋势洞察报告-库润数据.docx
- Gartner-使用场景计划准备对一个不确定的能源的未来(英译中).docx
- 新华医疗2023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docx
- 胜利油田分公司物资供应处物资检验所搬迁项目风险专题.docx
- 美题隆高性能材料低空飞行高强轻量化解决方案.docx
- 借助NI测试⽅案加速ADAS_⾃动驾驶开发迭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