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经》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
《诗经》起源于先秦时期,是中国第一部诗集。它以“饥者歌其食, 劳者歌其事”的精神, 反映了周代五百年的社会风貌, 传达出当时社会各阶级特别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丰富情感, 并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先河。同时, 它诸多优美而精湛的表现手法, 充分展示了《诗经》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本文仅就《诗经》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试作粗略探讨。
《诗经》中的一些诗歌, 特别是《国风》和《小雅》的诗歌, 它们在结构形式上, 常常采用一种复叠的手法, 即诗歌的章与章的内容和结构基本相同, 只是在对应的地方更换几个词而已, 这种手法就是重章叠句。《诗经》的作者巧妙地利用重章叠句的手法, 反复地进行吟咏歌唱, 借以营造氛围, 深化主题, 淋漓尽致地抒发喜怒哀乐的情感, 同时, 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 使诗歌得以传达出无穷的魅力。
一、 “酮”的下一步描述
意境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 它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情感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使欣赏者感到回味无穷。营造意境的手法有多种, 在《诗经》中, 一些诗歌正是利用重章叠句这样的形式创造了浓郁的氛围和意境, 达到了绝好的效果。如《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这是一首情景相生的诗歌。全诗3章24句, 只更换了几个字词, 作者反复吟咏, 表达了对“伊人”的执着深情及不可求得的怅然情怀。“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诗歌一开头就描写了一幅苍凉幽渺的画面:深秋的清晨, 茫茫的河边摇曳着茂密的芦苇, 天气寒冷, 露水在芦苇叶上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这是诗人在河边所见景物, 也为主人公抒发内心的情怀提供了一个相适应的空间。紧接着诗歌指出“伊人”在水的另一方, 任凭诗人如何上下求索, 但“伊人”始终可望而不可即。二、三两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 只在章节中变换了几个词语, 进一步宣泄其惆怅之情。因此, 《蒹葭》所描绘的景和所抒发的情是相谐相生的, 全诗通过这样复叠的手法, 营造出一种朦胧凄婉, 情真意切的艺术境界。
二、 不设乐郊,适机理处理剥削人民的阶级
《诗经》重章叠句的形式不仅可以渲染氛围和意境, 同时可以利用这种复叠的形式, 反复歌咏, 突出诗歌的主题。如《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 无食我黍!三岁贯女, 莫我肯顾。逝将去女, 适彼乐土。乐土乐土, 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 无食我麦!三岁贯女, 莫我肯德。逝将去女, 适彼乐国。乐国乐国, 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 无食我苗!三岁贯女, 莫我肯劳。逝将去女, 适彼乐郊。乐郊乐郊, 谁之永号?
这是一首控诉剥削阶级残酷剥削奴隶的诗歌, 全诗共三章, 诗人在每章开头就把残酷剥削劳动人民的统治阶级比作贪婪肆虐的大老鼠, 并愤怒地大声申斥。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 传达出劳动者对奴隶主贵族的憎恨, 并热情的歌颂了他们向往的理想乐土, 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加深了诗歌主题思想的发挥。
三、 唱三叹,三地循环的情感表达
《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抒情言志的走向, 特别是《国风》和《小雅》中的作品, 绝大部分都是结构短小的抒情之作, 这些歌曲多表达人们日常的情感, 这些情感或快乐或悲愁或愤怒, 对吟唱者来说, 有时往往情不能自已, 于是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 由此造成一种一唱三叹的抒情艺术。如《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 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 一日不见, 如三岁兮。
全诗三章, 三章诗的内容基本相同, 只变换了六个字。这是一首深情的恋歌, 一位男子怀念正在采葛的情人。有情人分离, 哪怕是短暂的分别, 也给双方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相思。虽然只“不见一日”, 就仿佛隔了“三月”、“三秋”、“三岁”那么漫长的时间。通过诗人反复咏唱, 他心中缠绵尽致的相思之情也层层加深。这种相思之情通过重章叠句的形式得到充分展现, 必定也能深深打动读者。
四、 重章叠句,表现内容感人肺ph
《诗经》本身是一部音乐歌集, 它的作品都是可以合乐演唱的。尽管它原先的乐谱已经失传, 但我们依然能够从这些诗歌重章叠句的形式中体会到《诗经》的音乐特点, 即韵律和节奏。如《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 薄言采之。采采芣苢, 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 薄言掇之。采采芣苢, 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 薄言袺之。采采芣苢, 薄言襭之。
这是一首明快而优美的劳动之歌。三章诗歌采用重叠的形式, 选用简洁明净的语言, 特别是“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