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祝福》
教学目标:
1、赏析人物形象
2、理解文中叙述者“我”的形象,体会第一人称叙述和倒叙的作用。
3、从祥林嫂的人生经历中,认识到封建伦理观对思想的毒害,对女性的禁锢,同时培养学生关心他 人、同情弱者的情怀。
第一课时
一、导入:鲁迅:由《呐喊》而到《彷徨》
①复习:《呐喊》命名的原因以及其中重要的作品
题《呐喊》: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
《呐喊》命名的原因:一,为唤醒沉睡的民众而呐喊;二,为革命前驱者呐喊助威。“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再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重要作品:《狂人日记》、《阿 Q 正传》、《故乡》、《孔乙己》、《一件小事》等。
②《彷徨》简介:
初版封面:《彷徨》的封面,陶元庆用橙红色为底色,配以黑色的装饰人物,画着一个正在下山 的太阳,不规则形状的太阳带来微微的光亮,但又让人感到些许不安,三个人在比自己的帽子还高 的凳子上,似坐又似行。满幅画面被紧张的情绪所包围,将“彷徨”表现得恰到好处,又耐人寻味。
题《彷徨》: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主要作品:《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离婚》、《示众》、《长明灯》等。
参考资料:公冶《孤独的彷徨者》:“人都有彷徨的时候。孤独无依,进退失据,谓之彷徨。鲁迅曾经是彷徨的,至少在写《彷徨》的时候。写《彷徨》时,他才四十四五岁,还不是大智者。因 此他彷徨。那时,他满怀希望,或者说曾经满怀希望,然而这希望,最终是破灭了。他看不到有更 好的出路,出路似乎总是在未来,而不是现在。于是,他就彷徨。于是,他就写了关于“彷徨”的 小说。与其说是彷徨,不如说是无奈。生的无奈。”
张宗刚在《伟大的灵魂探秘——解读鲁迅》(《名作欣赏》2001 年 5 期,总第 126 期)一文中对
《彷徨》的评价是“色貌如冰,肝肠似火”。他还说:“所属望者殷,所挟持者远,这是鲁迅的深刻。……他(指鲁迅)像一只失群的飞鸿,在浩渺的天空飘飘荡荡,无所归依;孤独寂寞的内心体验,遂外 化和升华为一种巨大的创造欲:他用手中的勾魂摄魄之笔,绘出无数旧时代的图景,意态生动,悲 壮无匹。其中,对自由的探讨,对人性的扫描,对弱者的关注,对时俗的思考……无不忧愤深广, 启人心扉,以其‘智慧的痛苦’,达到和进入了史诗的层次,从而冠绝一代,独步千秋。”
二、第一人称叙述的好处: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使读者产生亲切感;便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尽 情抒发自己的情感。
问题:为什么要以我为叙述者?
A 不以“我”为叙述者行不行?(替代法)
在鲁镇,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了解或客观看待祥林嫂;而祥林嫂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命运会这样悲 惨。那么,能不能设置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如果这样就不会有“我”的故事了,而“我”也是 毁灭祥林嫂最后一线希望的关键点,失去了对当时知识分子的反思。鲁迅创作《彷徨》,越到后期创作,“我”的形象就越多。在叙述角度上有所突破,把“我”和作者剥离开,代替了全知全能的叙述方式。
B “ 我 ” 是 以 什 么 身 份 出 现 在 小 说 中 的 ? “我”是一个文学形象,不能与作者等同;线索人物,以一个远道回乡的、有正义感、有同情心, 但面对社会的黑暗又深感无奈乃至无能为力的知识分子形象。
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以“我”为叙述者妙在何处?
鲁四老爷也是识字的人,为何祥林嫂不问他灵魂的问题?“又是出门人”,鲁镇是一个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千年不变的地方,而“我”是见识过新世界的人。“我”不会以鲁镇人的角度看待祥林嫂,因 为我是一个“剩”下的人,较为客观。“我”能够以更高的角度来看待祥林嫂的悲剧。“我”原本与 旧世界割裂了,但想不到遇到深层次的问题时,会变得软弱胆怯甚至需要逃避。“我”的心理活动说 明是一个敢于自我批评、反思社会的人,是一个“寻路者”的形象,探讨人生的价值和社会的发展
——“文学为人生”。
在结尾处,“我”的叙述态度较之前是否有了改变?(课后思考)
“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的原因是什么:
A 鲁镇的环境使“我”窒息
B 鲁四老爷的面孔令“我”憎恶
C 祥林嫂的惨状让“我”不安
(以下逐一分析这三个原因)
三、鲁镇的环境
作者将环境描写置于“祝福”的特定背景下,有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推动情节发展,增强人物形象的真 实性和感染力;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
明确:小说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祝福”是小说的中心事件,情节的发展与祝福密切相关,作者围绕它叙述祥林嫂生死际遇;作者把祥林嫂的死置于祝福的欢乐气氛中,以乐写 哀,用反衬的手法深化小说主题,要读者看到封建礼教是如何将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系统工程》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细胞分裂一轮专题复习》教案.docx
- 《线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 《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题.docx
- 《项链》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docx
- 《肖邦故园》教学设计.docx
- 《雪心赋》唐卜则魏著.docx
-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大纲.docx
- 《遗传与育种》各章复习题.docx
- 《遗传育种学(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
- 《祝福》中“我”的作用.docx
- 《自相矛盾》教案一.docx
- 《综合实践活动中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docx
- 《综合素质》模拟试卷1.docx
- 《钻井工程理论与技术》试题.docx
- 【8】广州2016届高三综合测试一理综模板.docx
- 【2019年整理】PEP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全册.docx
- 【DOC】CMOS门电路组成的多谐振荡器结构和原理.docx
- 【步步高】(江苏专用)2017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五章 平面向量 5.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理模板.docx
- 【步步高】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反应 第8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讲义模板.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