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高教版】中职历史 基础模块 中国历史 第二十课 国民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课件.pptx

【2023年部编高教版】中职历史 基础模块 中国历史 第二十课 国民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0课 国民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一、国共合作的实现材料一:当孙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才意识到自已的孤独;当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压,他们意识到自已的弱小;于是我们的代表可以把急需伙伴的他们叫到一起,达成他们自已的同盟。--共产国际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香港海员罢工、京汉铁路罢工马林、鲍罗廷条件:1.中国国民党:依靠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不能拯救中国,要联俄联共。2.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的力量尚弱,要寻找革命盟友。3.外部:共产国际的支持与帮助。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中共三大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1923中共三大《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共三大时间:内容:地点:广州1923年6月1.决定同国民党进行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名党3把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方式:党内合作(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国民党一大时间:主要人员:地点:广州1924年1月孙中山、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1)对三民主义做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2)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内容: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和国民革命的兴起意义:孙中山等走出国民党一大会场国民党一大旧址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黄埔军校的建立1924年5月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a.培养出大批的军事和政治人才;b.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培养国民革命军,挽救中国危亡时间:领导:目的:历史功绩:特点: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孙中山(军校总理)蒋介石(校长)周恩来(政治部主任) 二、北伐胜利进军 二、北伐胜利进军北伐战争目的时间、总司令主要战场重要战役先锋成果1926、蒋介石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湖南、湖北汀泗桥战役和贺胜桥战役 叶挺第四军独立团,赢得了“铁军” 的称号。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孙传芳(1885-1935)吴佩孚(1874—1939)张作霖(1875—1928) 二、北伐胜利进军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农村:爆发了疾风骤雨般的农民运动,农民协会组织和会员数前所未有,给北伐军极大支持。城市: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工人纠察队 二、北伐胜利进军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材料一:由于北伐军是正义之师,先声夺人,且叶团英勇善战,与友军密切配合,因而捷报频传。 --《北伐战争胜利原因探析》 李晓红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1-151.北伐战争是讨伐反动军阀的正义革命战争材料二:共产党直接掌握的军队虽不多,但战斗力特别强,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如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是中共组织培养的革命武装,在攻打汀泗桥、贺胜桥、武昌等战略要地时立下了不朽功勋。 --《北伐战争胜利原因探析》 李晓红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1-152.广大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材料三:北伐战争的胜利是共产党大力发动与组织工农群众奋起投身北伐的结果……工农运动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北伐战争的胜利又促进了全国工农运动的进一步高涨。 --《北伐战争胜利原因探析》 李晓红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1-15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运动的有力支援材料四:根据当时敌众我寡和各派军阀既相互勾结又貌合神离的情况,确定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和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的策略原则. 实践证明,这是正确的。--《北伐战争胜利原因探析》 李晓红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1-154.北伐军事方针的正确5.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6.国共两党齐心合作(根本)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上海——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武汉——7月汪精卫“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帝国主义的支持国民党右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原因:结果:标志: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他们公然叫嚣“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汪精卫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几天之内,三百多人被杀,五百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深耕安全教育领域多年,及时获取解读监管部门的最新政策,应急局外聘安全检查,指导企事业单位软件资料等等。能为大家提供定制企业安全相关的服务(如最新政策查询、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标准化达标创建资料、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等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